趁着清明节小假期,和我的同学出去观看了«我的姐姐»这个电影。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是个姐姐,真的,只要你是做姐姐的,你被叫一声姐姐,你就要担着姐姐的责任。俗话说“长姐如母”,可是姐姐也是个孩子呀,她也是需要被照顾的呀。
电影会感觉到有点遗憾可惜,主要内容围绕姐姐和弟弟吧,一对不熟的姐弟,因为父母双亡被迫抚养,刚开始是一种累赘负担,最终是一种相互依靠吧。影中张子枫饰演的安然,真的让我感触。我替安然感到不值。父母双亡,留有一个年幼的弟弟,自己也要考研去北京追求自己的梦想,可是她的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在我看来,她的父母也是爱她的,毕竟在她的回忆里她的妈妈也会给她洗头发,但我又觉得她的父母多少有点儿重男轻女,为了要一个二胎,想让自己的女儿装残疾,可是计划生育的人来到家里却是看到安然穿着裙子在转圈,父亲的二胎计划落空了,他生气的打了安然,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气,儿子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重男轻女的思想究竟何时能不存在,女儿也真的很好呀!
电影中有着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孕妇有着孕期子痫,继续妊娠她会有生命危险,终止妊娠她才能活下来,保大舍小是最佳方案,可是她的丈夫她的婆婆都不同意她停止妊娠,可是此时的她已经有了两个女儿,只是为了一个不确定的儿子便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影中的陈医生开错的十倍剂量我想也是故意的吧,她想要孕妇阴差阳错的停止妊娠,可是安然的提醒打坏了她的想法,陈医生的关系后台硬,哪怕出错了也可以继续当医生,可是安然作为一个护士有着提醒的责任,这也让陈医生有些恼火。可是安然也不想当护士的呀,毕竟她的高考志愿是北京的一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可是她的父母觉得女孩应该早点赚钱养家便给她改了志愿,她还是留在川内的医学院,护理专业,可是她并不开心,她还是想要逃离,可是年幼的弟弟真的是一种负担。
病重的姑父要姑妈照顾,自家的舅舅也是不靠谱的,弟弟交由舅舅照顾后,安然再一次的探望,看见自己的弟弟学会了麻将学会了满嘴脏话,这让安然很是生气,她又把弟弟领回家了。其实姐姐一直想要为弟弟找到领养家庭,然后专心考研到北京,追逐梦想,无奈多次无法狠下心,在这其中,有多个镜头让我记忆犹新。其一,地铁站里。姐姐本想趁弟弟上厕所的间隙悄悄地离开,然而看到弟弟出来之后因为看不到她,伤心地寻找,歇斯底里的呐喊,最终还是出现安慰弟弟,期间弟弟和姐姐说了一句话:“说谎的人会长象鼻子”,画面温馨但让人心酸。安然终究是狠不下吧。其二,从地铁站回到家后,弟弟懂事的知道姐姐想要送走他,于是在下雨深夜里,悄悄地爬到姐姐房间的窗户外面,敲玻璃,吸引姐姐的注意,等姐姐起身打开窗户后,嘴里略显稚嫩地说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不要太着急”,然后,从窗户掉了下来。此时的安然着急的把他送到了医院,身为护士的她,本应知道弟弟没什么大碍,可是她还是不断的询问自己的弟弟为什么还不醒来。回家期间她也会纵容自己弟弟,背着他回家,可见安然也是不忍心,毕竟他是自己的弟弟,她是一个姐姐。其三,在电影末尾,弟弟告诉姐姐:不想让姐姐变成灰。然后第二天,在幼儿园,叫醒被自己用足球砸掉门牙的小女孩,悄悄偷出保安室的电话,告诉领养家庭愿意被领养。而后姐姐在多次打弟弟询问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无果之后,无奈答应了领养,最后在领养人家中,领养父母欲让姐姐签下协议,并且以后也不让探望的时候,姐姐痛哭流涕,看向弟弟,最终放弃签字,冲向弟弟的时候,才发现弟弟早已泪流成河,于是相拥而泣,跑了出去,她和弟弟开心的踢着足球,在我看来,可能她把弟弟领回家里了,或者她又把弟弟送回去了,但并不是不在看他,追逐梦想的同时也可以看看弟弟的,一种开放式结局吧,看似妥协,也并非妥协。
安然的姑姑年轻时候和安然一样,想要去追求理想,但最终她还是妥协了,放弃学业,回家老老实实嫁人过日子。因为姑妈也是姐姐,从生下来就是姐姐,姑妈是一个高材生,考上了西师俄语,但此时弟弟考上了中专,可是家里只能供养一个,在家里什么都是紧着弟弟的,所以姑妈放弃了,她去工作了。可是工厂倒闭了,她想和霞姐一起去俄罗斯创业,此时自己的弟弟生了女儿,她的妈妈又让她回去带孩子,姑妈只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再一次为自己的弟弟做出牺牲。但姑妈在最后,也正是看到了侄女安然的坚强与独立,思想也开始慢慢转变。就像姑妈说的:套娃的底座也是可以换一换的,说不定换一换,有不一样了。
«我的姐姐»中从少到老,演员们的演技全程在线,真的值得一看,影片中的社会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一下。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