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增智的重要途径,很多人如饥似渴地进行大量阅读。
但是,阅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对内容的消化吸收,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时间和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该读哪些书,怎样读书呢?
对于经典,自然需要精读、慢读,细细揣摩领会,所以读经典的成本很高,要挑选真正值得读的。
而对于大多数书籍,以下的读书法可供借鉴。
一、成甲读书法
成甲说过,现在的我,读书的时候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
我的做法是:
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
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
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这种方法同时训练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古典的功利性读书法
古典的功利性读书法,指的是一定要看对当下有用的,能解决问题的。
先看评论(豆瓣)选书,再看目录,最后直接切入重点章节。
不要恋战,克制想看完全部资料的欲望,正如你不可能走完一座大山的所有角落。
持续问自己:“这个知识对于解决问题有用吗?”整个过程以解决问题为最高标准。
以下的问题可以经常拿来问自己:
1、为什么书读不过来?
因为方法不对,且知识太多。
2、为什么知识太多?
因为筛选不够,也因为专业细分和知识爆炸
3、为什么非要学完这些知识?(记得住吗)
其实也不一定要学完,只要学到其中有用的就好了,有些领域有人懂,问人就好了。
4、怎么才能判断哪些是学了有用的知识?
最高效率、最妥善解决了你的问题的。
5、你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对你这么重要?
这往往涉及个人价值观的层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问题。
6、人为什么要解决问题?
。。。。。。
三、游牧民族式的学习方法。
王烁打过一个特别好的比喻。他说,过去的学者,是知识的农耕民族。自己有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时代,逼得我们必须成为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丰美,就向哪里迁徙。随着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知识的原野上,用旺盛的好奇心,四处奔跑。
罗胖认为这是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罗胖总结,游牧民族式的学习有三个最核心的认知。
第一,不要迷信系统学习。能系统学习当然好。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往往还没有凝结成公认的系统,即使是在这个领域最前沿的人,也是在摸索之中,比如,什么是新零售,怎样用区块链技术创业?
第二,不要迷信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万能钥匙。自我是多重的,环境是变化的,社会是多元的,要达成一个目的,依靠单一的策略,那简直就是取败之道。要允许自相矛盾的原则在自己脑子里共存。
第三,不要迷信信息输入。重要的不是信息输入,而是输出,是行动,是根据自己的当下问题去不断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