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时候,我敌不过又聪明又勤奋的同学,他们吸收知识的能力,仿佛一个质地精良的机器,轻轻松松就能在学业上遥遥领先,考取重点大学以后,继续读名校的研究生,工作岗位基本以难懂的专业知识领域为主。
还有一批,很聪明,但是有一点小懒的同学,他们几乎不记概念,概念题靠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需要动脑筋的题目上,一旦做出来,成就感极强,仅凭兴趣,把学习成绩固定在不太冒尖,也不太差的水平上。
由于丢分题目,已经固定,他们考大学的时候,大多只进了中等院校,很难进重点大学,部分人考研究生,也因为长期不太踏实,喜欢用小聪明的学习态度,即使考进重点大学,也很吃力。
我属于又笨又勤奋的那种人,不甘落后,只能用题海战术,提高对相似题型的掌握能力,几乎不放过每一个概念题的得分,只为了,总分能再多一点。
这种老牛的学习精神,终于把我送进了中等院校,我已经竭尽所能。
在大学里,我再次受到这些聪明的同学的干扰,他们对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几乎过目不忘,总结规律的能力堪称奇迹。他们偷懒的时候,就是我努力的时候,我把所有的时间全部压上,才能与他们成为平手。
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一个学习的料子,为了求得学业上的成功,我一直在做一个网上疯传的“勤奋但效率低下的人”。我不能因为网络上流传的“必须远离的人”,就放弃努力。
工作之后,我再次与一群聪明但是有一点懒的人,在同一个平台上。这回,我运用自己踏实、不计较繁琐的耐性,赢得了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团队中忍耐能力最强的那种人。
我在重复死板的工作环节中,一丝不苟,把笔记归纳得薄薄的,很系统,成为岗位标准。
基本上,他们不感兴趣的活儿,到了我这里,都被整理得有声有色。
不能像他们那样,成为骁勇善战的冲锋人物,就做个稳扎稳打的兵。
有时候,他们会取笑我,明明有更好的方法,为什么不用,为什么不琢磨一套更高效的方法,再开始?他们有很多设想,往往只是想想,不付出实践,除非逼到头上,才去研究。
这么好的脑子,却不最大化的开发利用,终日懒散,把看电视、打游戏、闲聊闲逛填满日常生活。
我除了羡慕,又不能把他们的智商拿来。
直到现在,我还有看外语,做阅读理解的习惯,看书计划也十分紧凑,对思维的训练,不敢怠慢。我非常担心自己跟这一群人在一起,会成为另类,成为公认的蠢货。
尽管我再小心翼翼,我还是能感觉到自己对新知识的吸收、领悟能力比他们慢半拍。在培训当中,我花费的时间,要更多一点儿,才能完全掌握。
我很敬佩那些效率高的人,他们的“中央处理器”,能飞速运转,看得我眼花缭乱。
目前,我唯一能胜过他们的特长是“蚂蚁精神”,无论工作与生活,我都以这种态度,得到了别人的好感与亲近,很多人愿意做我的朋友,与与我合作乐此不彼。
人没有完美的,那些又聪明又勤奋的同学们,已经在高深的专业领域里,引领着行业里的浪潮,剩下聪明但不勤奋的人,做着需要灵活性的活儿,像我这种人,与他们搭配,弥补着他们的不足,时而感到遗憾,时而又感到庆幸,如果他们没有这些缺点,又怎么能产生,需要我的岗位?
我不聪明,学习一项能融会贯通的技能,需要很久,一旦上手,就炉火纯青,越用功力越强。
我敬佩那些聪明的人,可惜,他们的聪明仿佛与生俱来,学不来会,就只能逼着自己,跟着他们的节奏,强迫自己开发大脑。
在学业中,我从未风光无限,在工作中,也不过是个熟练工种的员工,未来的路很长,为了生存,我的努力,只是提高了我的本能决定的阶层与角色。
面对愈来愈多的人才涌进市场,我唯有臣服上天造人的时候,多么苛刻。我不是一个好的作品,太平凡,但是我依然在努力。网上疯传的“远离我这种人”,想必就是那些聪明人写的。他那么聪明,应该结识了很多聪明人,他们不懂得迟钝中,情感的停滞与迂回,也不会懂得怎么在这种困境中,寻找突破口。
他们要放弃“笨人”,言辞里,丝毫没有要来帮助的意思,生怕“笨人”耽误了他们追求理想的进程。
跟聪明人做朋友,意味着,不能消耗他们的能量,不能单方面挪用他们的智慧,交往要平衡,能互相帮助,而且提供的帮助能体现在立竿见影的事情上。
不海纳百川,又岂能造宏图伟业?他们优秀的界限,最多到自己满意,在这个世界上,能成为行业领袖的人,必定心系社会责任,不是几个“笨人”,就能让他失去耐性,绕路而走的人。
我不聪明,聪明的同学,去了哪里,成就了什么,我不羡慕。我只坚信,卓越只属于那些聪明且心胸博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