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孩童时值得用一年的光阴去翘首企盼的日子。长大后,过年亦成了在外漂泊时候回家的一种信仰。纵然为人妻为人母后,在城市也有了一个自己小小的家,可是在心底,只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根。
有了儿子之后,拖家带口的不方便,回家的机会大大减少了。这是带儿子回老家的第二个春节,小家伙已经对满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农村里饲养的鸡鸭猪狗都觉得新鲜,看到兴奋不已的儿子,心头掠过些许的欣慰,好想告诉他,这是妈妈曾经成长的地方,也希望你能充分感受。
每到春节,盼回了子女的回家团圆,却让母亲把春节过成了劳动节,临近年关的卫生大扫除,年货的筹备,到正月里人来人往的招待宴客,母亲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母亲毫无保留的付出连刚满一岁的儿子都懂。才刚刚牙牙学语的儿子,一声稚嫩的:“阿婆”。让母亲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弯出了幸福的弧度。
幸福团圆的时光总是太过短暂,感觉才卸下行李,又要打包行囊准备启程。临行的前一天,母亲又开始忙碌筹备起来了,杀几只家养的土鸡,跟食杂店的邻居要来几个鸡蛋盒子,打包好平日里舍不得吃积攒下的土鸡蛋,一包晒好的野生红菇,一坛年前酿下的红米酒,砍上两颗地里粗壮新鲜的大盖菜…要出发了,母亲又趁天不亮赶早去到菜市场,买上一罐新鲜刚撬出壳的海蛎,把满满的家乡味道装进后备箱,说是为了外孙,必须吃上农村绿色纯天然的食物。在过去,物质匮乏的时代,这些吃食再寻常不过,如今生活好了,反倒是这些纯天然食材来之不易,切切实实是埋藏了母亲的爱在里面。
前几天看到腾讯新闻推送的一篇文章,《80岁母亲送儿子回城,把很多人看哭了》,文中内容:离别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把身子探进车子里,笑容慈祥,专注地看着车里的人,眼神里透着无限留恋,只是额头深深的皱纹和斑驳的脸庞,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这样的场景,我想在返程时期,都会无数次地上演。挥泪道别,没有人喜欢,我习惯故作轻松微微一笑说一句“走了,下次再回来”。当车子驶离,不忍去看后窗里那渐行渐远的模糊身影,心中一片怅然。相聚又离别,归帆又离岸。每当这个时候忍不住感慨,如果没有远嫁,哪怕离得近点也好,如此便可经常陪伴父母身边。可时光的流转总是以离别做为代价,成长意味着前行的路一直在远方,带上父母的叮咛,留下的是彼此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