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一直是不怎么会定目标的人,以前立过不少flag,比如考试要考多少分,这个暑假要瘦几斤,这个学习要学什么。基本一半是心血来潮,一半是受外部影响,觉得,我应该定这么个目标,因为人家都定这样的目标。其实仔细想来,不管是我给自己立的flag 还是我爸妈,老师对我的要求, 对我来说内在动机都不强。自我决定论说白了,就是,如果这件事是你真正想做的,完成这个目标能给你内在的享受,且你愿意为止付出和坚持的话, 那么你的目标就更容易达到一些。 所以这样看来, 你真正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是内驱目标,外界对你的要求是外驱目标。 达成内驱目标总比达成内驱目标要容易一些, 心里和生理都是。
Joe总是说我,无精打采,太佛系,缺乏目标感。我一直觉得,我挺有目标的啊, 就是好好做好供应商体系啊,就是努力完成好今天的事情啊,就是让生活更丰富一点啊,就是努力做到你希望的样子,不要被骂啊。 其实这样踩着老板底线的目标,根本不算是目标。 joe 没说错, 还真的就是佛系的,“只要你不骂我”就行。 可能是因为我之前也没想清楚我到底想做什么,也可能是一开始每天被他劈头盖脸的骂,来回折腾,让我觉得心力交瘁, 完全激发逆反情绪。见到工作就反感,看到老板就下意识想逃避。 当时所有的老板给我的目标都是外驱目标:如果我不做,我就会收到惩罚。 我并没有什么自己的内驱目标,我对这些事情并不感兴趣,可惜的是,我当时也没有意识到,可以靠自己调节,把外驱目标转化成内驱目标,我从来没有想过, 这个目标的服务对象,首先是我自己, 是我自己的提升, 是我自己的机会。我每天都只是满怀怨气的被压着干活而已。
反思: 给旺财读《天生有罪》是内驱目标,因为这是我觉得有趣我想做的事,所以到现在进展不错。 而读流量池,并做笔记则是外驱目标,是我觉得我要做, 这样做对自己好的事情,不是真正的我想做。如果想加快《流量池》的进度我应该进行自我调节, 把外驱目标转化成内驱目标。 (我该怎么做?)
从二月份自己极度的迷茫想要跳槽,到现在逐渐能静下心来工作。 主要原因是职业发展的目标更明确了。内驱动力更强了,之前是摸不清楚领导到底把我放在什么位置上,只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带不了人, 或者自己和saad 关系尴尬,配合很费力。只在这些眼前的小事上磕磕绊绊,完全看不到长远的目标,看不到自己要在这里实现的价值。表面上和自己说,在这里积攒经验,积攒什么经验呢? 具体要做什么呢? 做到什么程度呢? 完全没有概念。
一方面是IDP 的课程正好在这个时候让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年初的OKR/ KPI /组织架构梳理也让我对,老板们对我的定位更加的清晰。
再加上自己动手制作了OKR/ 自己的年度目标分解之后,要做的事情变得具体了,之前莫名一团的焦虑本分解成具体的事情,倒是减轻了不少。
反思:就像我和旺财说的一样, 旺财对“将来要给我好的生活”的压力,就像我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焦虑是一样地。 我们都在被一团说不清的复杂思绪牵扯,其实多了解一点,多计划一下,想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其实不用我们做。 然后目标分到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