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真聆听了本小组四堂年轻教师的数学课,两个教学内容都是同课异构,整体下来四位教师都有做得非常好的地方,思考如下:
一、主观态度上孜孜以求奋力践行。
四位教师都是第一次尝试这么多老师听课的公开课场面,但四位教师都从容不迫,大胆实践,从前期的准备一节课一节课的试教,从农村学校到城区学校,从一个班到另一个班不断地试目的就是不断地去了解不同的学生的学情,并面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我们也从不同的层面了解了老师们的各自努力。印象颇深的是借学校上课,有几个专程到文峰学校来熟悉上课的地方,非常细致,认真,值得欣赏。
二、课堂理念上以生为本努力落实。
什么是好课,不同的观众都有不同的理解,顾明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一贯主张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学生的成长”,对啊,我们面临的是一群有思想、有创新、有智慧的活波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不断成长是我们毕生的追求,我们课堂中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要为他们而不懈奔赴。可喜地是,四位教师的课堂都是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把课堂还给了孩子,教师的一次次放权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三、教学过程中素养导向积极引领。
四位教师的课都积极践行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像《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如果直接告知学生这个结论,其实对学生做题、考试早已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课堂中老师们却是要绞尽脑什地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去操作,为的就是对孩子们核心素养的培养,素养培养的作用远远超越了知识与技能这一教学目标。课堂中只有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去不断地尝试,犹如我们常说的“撞南墙”,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碰撞、交流、反馈,慢慢提升对结果的认识,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这样的体悟才终身难忘,印象深刻,当遇到了变式题,孩子们也能发动自己所有的能量去解决此类问题。
上好课难,课好难上,好课难上,难上好课,完美的课太难了,我们只有在日常的公开课及常态课中不断地去总结方法,积累经验,相信每一次的付出都是成功的垫脚石,与组内老师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