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害怕讨论这样的话题,也不愿正面去思考和面对。可能真的逃避能暂时让自己心情会好点,但是却一次次的被现实拉了回来。我们可以选择自己不去讨论与思考,但是我们阻止不了别人在耳边絮絮叨叨。
房价已经不是每年在涨了,而是一天一个样。我们等不到年终GDP的公布,就可预料房价的走势。可是年轻人,真正影响生活品质有多少在房价上。房价,只是物价中的一种,就像现今的猪肉相比10年之前肯定涨了。真正可能带给我们的麻烦不是房价,而是对面房价的处理能力。
我们总在抱怨:哎,房价太高了,买不起!怎么办啊,没钱!
其实中国人真的有几个是真没房住的?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选择到异地租房住而已。相对于购买房子需要面对的房价来说,也许房租会更便宜。买不起总租得起吧?!实在租不起了,回老家找份工作,家里也一定有你能住的一间房。
如果单纯只是讨论“居住”或“房子”,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真不是个问题,随着房地产兴起,旧城改造,拆迁也让好多人拥有了住不完的房子。
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当你背负着房贷时,你也许已不再年轻。为了房贷你对工作更加小心谨慎,可是万一你中年遭遇职场危机了呢?你想过自己那时竞争力有多少,还能做什么吗?
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这个坎。这是而立之年后的又一个坎,细心的人会发现很多企业在招聘要求中都会有一个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想着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来跳槽,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那里做错了。
前段时间,网络铺天盖地的传闻:华为裁掉了一大批34以上的老员工!这引起职场一族,尤其是一线大城市的白领们的恐慌。大家心理肯定第一反应是自己的年龄,以及目前在职场的位置。因为每个人都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来自于生活的压力、同事的竞争以及年龄的增长。
不论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还是私企招聘,多数都会注明岗位要求信息“35岁以下”,一些私人的中小企业甚至把这个要求降到了30岁以下。那么35岁以上的人究竟做错了什么,他们如果想跳槽究竟如何在找工作呢?
我最近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以下写原因:如果你工作了十几年,还没有掌握一些让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被职场所淘汰就是活该,说明你的位置可有可无,谁都可以替代,用职场的话来说,如果同样的成本条件下,作为公司一定会愿意用新人。这话并非没有道理,职场的经验很重要,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一个不会被轻易替代的人。只有这样,你才拥有足够的竞争力稳坐目前职场的位置。
可是,仔细想了一下,似乎这世界上不可代替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尤其在职场,对于那些元老的经验人士,职场老人。他们的经验真的是不可逾越吗?真的需要很长时间来积累吗?不一定。
现在什么都可以培训,学习,让自己快速的成长。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水品的提高,很多东西都程序化了,并不需要经验了。所以前辈们苦心总结出来成功经验,并不如以前那般值钱了。其次,即使这项技术并不能完全的掌握,但是我想对于职场也够用了。
其次,我们可以再来设想一下:如果同样一件事,新来的年轻人能做到80%,那怕只是60%,而他要的薪水只有你一个职场老人的一半不到,你觉得你老板会怎么选择?(排除情感因素,况且老板也是商人,需要看结果而不是同情)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开始退化了,没法跟那些刚出校园的二十来岁小伙子们一样拼加班拼熬夜。就算你能抗住,但是你能甩下你的家庭、孩子而不照顾吗?这个也是需要花费巨大精力和时间的。
35岁后,职场的白领精英们都去哪儿了?
要么在公司长期带着,算养老了,不过前提是公司能长久。其次,就是去自助创业了,不管失败与否,反正自己给自己打工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还在满世界的找工作,可能频繁的碰壁。
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中,如今打工的依旧在打工,创业的已经默默开始了。大学毕业时,想的都是找个好工作,觉得上班挣钱做个靠脑子吃饭的小白领也是相当不错的。如今过去了十来年,好像身边已经没有那么多白领了,就像职场70、80后都突然消失了一般,他们都去哪了?
到35岁时,或者更早一些时候。你就会发现,想跳槽都不敢了。背负着贷款以及生活的压力,真的不会如年轻那般任性了。更有可能的是,在35岁后大多数人选择了不在打工,而是去创业了,那怕是开了家小店。因为,即使再去找工作,企业也不一定会要了。
自古写字楼如青楼,不许楼里见白头。
而那些年轻时打了鸡血以熬夜通宵为荣的白领们,恐怕到不了应当白头的年龄,就已经白发苍苍了吧?别总想着房价了,好好想想35岁以后你还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