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说起我的研修生活,颇为沾沾自喜,我已经有4篇文章被公众号选用发表啦!我觉得我应该算是文章发表数名列前茅的同学了。言下之意我的写作水平和悟性还不错吧?你快表扬我啊。
朋友表扬我,生活点滴皆可为题,题目写的不错。但是,觉得我的写作水平其实一般啊。况且,你是感觉自己文章发表数多呢?还是真的多呢?(这啥朋友啊?你真的是我的朋友不?)
不服气的我真的做了个统计,一切要靠数据说话嘛。
统计完一看,好嘛,我们班上十个人,有3个人的文章发表数已经超过我,有1个人和我的数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感觉颇为良好的我,其实也就是个平均水平呗。
这个真实的数据打击到我了!再联想到已经完成90篇小目标的同学,顿时心头涌上来一股说不出来的感觉。
细品品,这复杂的情绪主要是羡慕,还有点小嫉妒,没感觉有恨,还有一些些焦虑。
有问题,要寻求理论的支持。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基本的社交情绪包括:
一、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的个体不仅在现实中体验焦虑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她)焦虑的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获得强化。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美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嫉妒。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情绪有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这四个特点。
嫉妒情绪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会体验这种情绪。当然,这种情绪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克服的。
三、羞耻。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四、内疚。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愧疚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复习完功课,突然对我们常说的“羡慕嫉妒恨”有点儿怀疑。
为啥社交情绪里没有羡慕呢?难道是因为我们羡慕的对象一般来说对于我们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他们的成就已经足够高的只能让我们仰望而不是拿来比较?还是因为表达羡慕的人心理健康指数足够高,可以拿自己与他人比较而不带任何的指向性与攻击性——你很好,我也不差?
难道我们说着“羡慕嫉妒恨”的时候,大家通常默认为是要表达“羡慕”?
嫉妒其实就是和与自己有类似条件的人相比而产生的那么一点儿不良的情绪,恼人有恨己无?
恨就有点儿扯了。一般维持社交距离的人群,没有那么深刻的爱,也就谈不上恨了。当然,异常的人不在我们说的这个范围内。
这么看起来,我对同学们的那些羡慕应该都是合理的喽。
好吧,作为一个大部分时间心理正常且健康的人,我想对我的同学们说:我现在羡慕着你们,但我要迎头赶上,早日与你们肩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