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行胜千言”的人一定是个智者。
很多人是直到吃了很多亏才知道这个道理。
通常我们脑子里会有一些思维定势或固守的概念,如果我们用这些细心收集来的证据来进一步证明自己带有偏差的思维定势,那么偏见将被进一步巩固。——《专念》
我们经常会讨论某个抽象的问题,比如在相亲问题上,认为女博士得找博士才合适。从匹配度上看,高学历的人和低学历的人所受教育程度不同,一个学渣,一个学霸,和同学历的人相比,共同话题很少,聊不来的几率更大。
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但是脱离实际遇到的问题去谈这个高学历和低学历匹配度的问题,实在有点可笑。一来,没有任何具体背景讨论这个抽象的问题没有意义,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二来,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除了学历这个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择偶标准,比如长相,家庭,性格,见识等,它是一个综合考量。
单纯讨论这个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除非你真的遇到了这个问题。但问题是,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问下一个问题,而不是这个问题,你想问的一定是,虽然他学历不高,但是见识广又上进又有能力,我挺喜欢的,那我应该在乎别人看待我们的眼光吗?别人说博士和本科差别太大,劝我们不要在一起,我该听吗?
也就是说很多人把自己限死在第一步。你只是根据你的思维定势认为你必须要找一个高学历的。
通过这一思维过程,我们将纷繁的世界进行了简化,提高了我们找对象的效率,但也难免会让我们错过对的人,特别是当这个世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候。
比如,现在的专科生都利用互联网成长,并非见识短浅。
所以,我们所谓的常识有时候会骗人。
我们将世间万物进行分类,以此来感知世界。一般人会教条而僵化地固守,而忘了类别也是人创造出来的,也可以由人来打破。——《专念》
我们眼前的现实不过是主观构建的结果。你意识到这一点才可能获得更大的自由。——《专念》
要意识到这些,必须通过行动,只有你的行动和感受能给你真实的反馈。思维有时候会骗人,你以为你知道了,但只要不是你经历的,你真的无法体会到。
我以前总喜欢想很多,真的浪费了很多时间。想很多,想得周全是好事,但想太多也会导致寸步不前。只有行动给予反馈,才知晓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这样简单的道理,我居然花了三年,走了弯路才明白。
今天翻笔记时,发现自己毕业那年找工作列的几大类公司和职位,那时候对自己想做什么很清晰,就是教育和互联网(旅游,医疗,金融),岗位是老师或文案策划。除了做本专业,好像还有很多选择。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毕业三年多,我并没有从事教育和互联网方面的工作,而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同时做了教育和互联网相关的兼职工作。
也是在工作的这三年中,在不断探索和思考中,发现自己还挺喜欢生态环评的。我并非讨厌本专业而去找互联网相关工作。我渴望新的职业类型,这源于我对职业探索的欲望,对不同职业体验的好奇,以及对自由职业的向往。
《专念》里说,我们认为很多东西是有限的,是因为我们过分关注这些东西的数量,这的确有限。如果我们不是狭隘地看待生活中那些宝贵的东西,那么就不会受制于各种条条框框。
做着本职的工作好像和曾经喜欢的工作相矛盾,如果狭隘地看问题,好像真的如此。但不从职业来看,而是从我的需求和欲望来看,我渴望的是不同的职业体验,这并非需要全职来做到,也非辞职才能做到。我所热爱的本质是有挑战性多变的工作和时间的自由。从这点上来说,可选择的很多。
就像《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里讲的:不要坚持初心,而是重新定义问题。不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而是拥有很多个选择。
所以,行胜千言,我们最好不要事先对自己的能力设限,不要“做出决定,坚定推行”,而是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用设计人生的思维来过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