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正文
早晨,当发现家附近的寺庙又有人拿着锅、碗在大排长龙时,我就意识到,又是一年腊八节了,这一年又快过去了。
古人将岁终之月称为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初八,即传统的腊八。腊八节,人们习惯祭祀先祖,祈求来年丰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是吉祥的食物,寓意年末丰收和来年的风调雨顺,也有添福添寿的美意。
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寺庙,每到腊八节,总会施粥。后来才知道,腊八是佛教的重大节日。传说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之称为“法宝节”。这一天,寺院僧人往往会将熬好的佛粥,也就是腊八粥赠予他人。佛粥一送施主,二济穷人。因此陆游也曾在诗中写道“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说到腊八节,小孩子应该是最开心的吧。俗话说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伴随着腊八粥清甜的气息,一年中“胡吃海喝”的日子就要开启了,能不高兴吗?
小时候,总是盼着腊八的到来,喝一碗姥姥熬的腊八粥才最舒坦。中国人做什么都一向喜欢讨个好彩头,腊八粥也不例外。腊八当天,姥姥会起个大早,为一大家子人熬粥。相传喝粥越早,来年五谷丰收也越早。因此也有“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一说。
一直以来,姥姥都喜欢用土灶大锅熬腊八粥,尽管烧柴添火比较麻烦,但姥姥总说好滋味儿急不得。灶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十多个碗,里面都是姥姥头天晚上用清水泡着的各种五谷杂粮。
姥姥每年熬粥的食材都不太一样,我没太仔细看她究竟用了哪些食材,但腊八粥至少也得八样。大米、糯米、黑米、花生、红枣、莲子、赤豆、白豆、桂圆、银耳等自然是少不了的。五谷杂粮按照从大到小、从硬到软先后下锅熬煮。
熬粥要有耐心,离不得人,稍不小心,粥就熬糊了。姥姥深谙腊八粥的火候和比例,一边添柴,一边往锅里不断倒入新的谷物,不时用锅铲在铁锅里搅动一番。时间让各类谷物在锅里软烂上色,慢慢变得浓稠。
待到米煮至开花,就是放入冰糖的最佳时机。冰糖在粥里慢慢化开,甜香也四处飘散。这时,我总忍不住,想喝上一口腊八粥。姥姥则用锅盖无情的将满锅的甜美盖住,说是要焖上一个小时味道才最好。急不可耐的我,就守在灶台前,一步也不想移开。
煮好的腊八粥用瓷碗装盛,精心搭配的五谷杂粮,经过大火熬煮,显得饱满圆润。一个个谷粒透着粘腻的光亮,尝一口,杂粮略带嚼劲,香甜进入鼻腔,浓稠滑进胃里。
都说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这寒冬腊月,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上一碗红彤彤的腊八粥,身体和心里都是暖暖的。
喝完腊八粥,就把年来办。接下去的日子,一家老小就开始着手置办年货了,杀猪、宰羊、灌香肠、熏腊肉什么的统统都要排上日程,这年味儿就这样弥漫开来。而一切的一切,都由一碗喜庆的腊八粥开始。
离开姥姥家后,腊八节我也会买些八宝粥来喝,但味道却是太过甜腻,不敢恭维。直到后来喝过一次寺庙的佛粥,似乎又找到些许过去的味道,或许寺庙僧人也是用土灶大锅熬煮粥的吧。因此每年腊八,我都习惯去寺庙排队领上一碗。
寺庙里香火味很浓,不过也掩盖不住我手里这碗腊八粥的香甜。刚才在排队的时候,接到姥姥的电话,是提醒我喝腊八粥的。我想,喝完这碗腊八粥,我也该去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了吧。
毕竟,腊八到了,大年三十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