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
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
它要依靠的,
就是每一个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柴静
文丨旧故麻袋
∨
有些事情,是注定会被提及的,比如年末的男友、来年的工资、冬天的雾霾。
今天,朋友圈正式进入一年一度的“雾霾”刷屏模式,落脚在各地的朋友都疯狂开始晒起了天空,国内国外,混沌一片。有些庆幸家乡的蓝天,表示骄傲;有些无病呻吟的呼号,并把自己身上所有不安分的躁动都归咎于不给力的天气污染;有些则纯粹只是为了凑个热闹,用那种不嫌事大的口吻质疑着国家和政府。
眼前刷过一张张云里雾里的照片,不知怎的就回想起了去年2月被同样刷屏的《穹顶之下》纪录片。还记得当时有人与我争论它的好坏,最终得出结论:它是一部糟糕的纪录片,却是很不错的宣传片。如今想来,确实可笑,更可笑的是《穹顶之下》发布不到一个月就被全网封杀了。
片子出来时,我去柴静微博底下看过,惊讶的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关心雾霾的存在,而是用了大量的语言去抨击柴静。有人哀叹于国民看待雾霾的态度,用了八个字概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曾几何时,我对雾霾也并没有过抵抗,甚至在看《穹顶之下》时,也一度认为里面所显示的数据是夸大其词,安慰自己这些只是媒体人想制造话题罢了。把握适当的力度,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媒体人最拿手的。而此时,距离该纪录片播放已近一年,看看窗外灰蒙蒙一片的天空,建议室内空气净化器24小时运行。
后来,因为雾霾,我们创造了很多新词“APEC蓝”、“G20蓝”......可天空之所以被称之为蓝天就是因为它的湛蓝,如今这样的蓝却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小戏谑。想想未来,我们的下一代,在与雾霾漫长的战斗中,是否还能遇见蓝天白云、星空璀璨?
种种迹象验证着《穹顶之下》记录片中所描绘的“雾霾中国”正在一步步的恶化。2016年入冬以来,已有连续多轮重度雾霾的天气。有网友调侃“中国人只有靠西北风呼吸了”,更有网友建议把北京的东西两城区的名字改为“冬尘区”、“吸尘区”,以嘲讽政府的治霾不力。12月15日,北京启动了今年首次重污染红色预警,这是自2013年北京建立空气污染预警系统以来,第三次启动红色预警。红色预警预示着什么?预示着你每呼吸一口,就有有毒气体或有毒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体内,可怕的过分。鉴于北京这种能发橙色绝不发红色预警的调性看来,今年的雾霾杀伤力比往年来的更猛烈。
最后,引用《穹顶之下》柴静的结尾做结尾: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这些河流、天空、大地,是应该属于他们的,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
PS:除了生存的必须,工作、学习、觅食,就不要到处去外面闲逛了,“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样的养生之道不适宜用在雾霾严重的冬季,喜好运动的朋友也少去室外跑步,如有一定要出门的必要,请带好口罩,一旦发现喉咙难受,多喝水,严重的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