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琳最近很苦恼,也很压抑,因为和朋友发生了些不愉快。朋友老是喜欢给她贴上想太多的标签,还觉得事实就是如此,总是特别强调而且也不分场合,有时候几个朋友一起的时候也总这么说,搞得几个朋友都觉得林琳是个想太多的人,一起聊天时,轮到林琳表达观点时,总会时不时说上句,你是不是想太多啦。
虽然自己心思比较缜密,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面对事情也有多种不同的看法,这自我感觉没什么不好,可是当和朋友分享时,这些本来可以说是优点,去到这个朋友口中就成了想太多,还强加了些观点到自己身上,搞得每次和她聊天,自己下意识地就会去想多一些,这让林琳感到不大舒服,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本来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人,老是这么说,自己都快变成这样的人了。
私底下林琳委婉地和这个朋友沟通过,希望不要乱给自己贴标签,但是却没啥效果,这个朋友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观点。面对林琳的抗议,又归结为想太多。
终于在前两天,两人爆发了争吵。聊天时,这个朋友斥责林琳想太多。这无疑点燃了林琳心里累积已久的炮仗,反唇相讥直指她的贴负面标签行为,两人不欢而散。
(2)
林琳的苦恼在于自己被朋友贴了标签后,又经过对方不断强化,无形中产生自我怀疑,虽然讨厌、否认这个标签,然而下意识的就感觉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趋向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出现了"标签效应"。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但林琳本身就特别不喜欢被贴标签,何况,这些标签本不是自己身上拥有的,是被强制加上的,歪曲事实又被强制定性的感觉就像被强迫吃了苍蝇一样。让人想想就想排斥、恶心,充满强烈抵抗性。
而这个朋友给林琳贴标签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对对方下定义,给自我对林琳的认识设了个框框,心里有产生暗示效应,然后就自我感觉林琳多数行为都符合这个标签,自动将其定义为标签行为。在这位朋友眼中,我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所言所行都证明你是这样的人,然而这本身就存在一定主观片面性,带着自我的偏见。
(3)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作为贴标签者,对被贴标签对象有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之后,思维关注的点就都集中在强化个人对被贴标签对象的标签观念中,往往就会自动忽略被贴标签者很多其他好的方面和细节。
用自我主观观念、强烈的个人认识,觉得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的所有行为就都表明你是这样的人,然后当被贴标签对象感受到难受,开始举例子辩驳的时候一般就会立刻有反应,看吧,你就是这样的人,你这些表现都证明你是这样的人。你还在狡辩。贴标签者的心理还特别认可自己的推论,我就说,你肯定就是这样的人,现在印证了吧。
当一个人有了这样一个认定后,便很大可能带有有色眼镜去看这个被他贴上标签的人,同样,为了更有力的佐证,也会寻求他人的认同,也就有可能引导其他人对这个被贴标签者的认知,直接以标签识人。作为被贴标签者,经受的压力不仅来自贴标签者,还有其他附和的人,往往苦不堪言。
随意给人贴负面标签,这种行为直接的诱因其实是负面心理,是偏见。
(4)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亡斧者在丢失斧头之后怀疑邻居之子偷了斧头,因将其贴上盗斧者标签,视其言行都有盗斧行为,在排除了其有盗斧行为之后,盗斧者标签也随之去除,观其言行皆纯良。
随意给人贴负面标签会妨碍你对他人产生正确的认识,对于被贴标签者也会受到不公的评价,这对双方关系产生的是不良的影响。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随意贴负面标签的行为了,如果没有在一定时间、事实基础上的了解就随意对人下定义给评价,都是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每个人思考的角度都不同,行为表现形式不同,评价一个人“好”或“坏”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不存在完美的人,也不存在十足的坏人。没有谁一定了解谁,没有谁就懂谁。
我们可以选择评价一个人的行为,但请不要随意定义一个人。请不要随意给人贴负面标签,因为本身这种行为就自带负面、自带偏见。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情感本就脆弱,维持好不容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害行为,对关系的双方都好。
如果你有类似的随意给人贴负面标签行为,请终止吧,于己于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