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故宫600年,开始学习一点关于故宫的知识。
在进入太和殿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俯瞰一下紫禁城的整体布局,只有在这个整体框架之下,你才能更好地理解太和殿的象征意义。从高空看,紫禁城的格局方方正正、秩序井然,构成了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区域。如果回到明清时候,从紫禁城向外,还有皇城、内城、外城。
说完第一个特点,我们再来看故宫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中轴对称。很多人都知道,故宫坐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而在明清时候,这条中轴线则象征着龙脉。它的最南端是永定门,在现在北京的南二环上;北端是钟鼓楼,全长近八公里,贯穿了北京老城约65%的面积。北京城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空间分布,都以这条中轴为依据。用建筑史家梁思成先生的话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套嵌在北京城中心的紫禁城,同样以这条中轴为核心而展开。不过要特别说一下,紫禁城的对称并不是两边完全一致。比如说法国凡尔赛宫也强调中轴对称,但主要是一种视觉美,左边建了什么,右边也要建得一模一样,连花园都严格按照几何图案设计。而故宫的对称是像对对联一样,日对月,文对武,天对地,阴对阳,比如文华殿就对着武英殿,两只石狮子也必定是一雌一雄。中轴,强调不偏不倚;对称,强调万物和谐。
营造观念:天人合一。简单说,天人合一就是指,人和天,或者说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具有同构的关系,所以人必须参照天象来确定人事。至少从秦朝开始,在建立典章制度的时候,就以天为参照,试图建立以天文为基础的人文制度,秦都咸阳从规划到建筑,就无不反映着人与天的对话。
回到紫禁城,刚才提到它的布局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中心,层层套嵌;二是左右对称,不偏不倚。这两点是如何体现天人合一观念的呢?
首先说左右对称。中国古代的宇宙观认为,天地间存在着阴阳二气,阴阳交合产生了世间万物;阴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称;两者平衡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所以建筑的布局也要追求对称性。接着说中心布局、层层套嵌,它和天人合一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甚至紫禁城名字的由来都和这个有关。为什么要叫“紫禁城”呢?“禁”很好理解,因为皇宫属于禁地,一般人不能随便进;而“紫禁城”的这个“紫”,指的其实是天上的紫微星。紫微星就是北极星。古人夜观天象,发现满天星辰总是围绕这个点转动,于是认为天的中央就是紫微星。那么紫微星就是众星之主,对应在人间,就是帝王。相应的,紫禁城就是人间的天宫了。
这并不是紫禁城独有的设置,自古以来,京师坐落的地方,就是天下的中央,中央的中央,就是皇帝的宫殿。这个原则早在《吕氏春秋》里就提出来了,它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而到了北宋,从“择中建宫”的原则进一步演化为“择中建殿”,“殿”就是大朝正殿,放到紫禁城就是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