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进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讲究文明礼节,中国的春节,青年节,建军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也在无形之中透着“礼”文化。
礼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韩愈曾在《师说》中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给我们传授道理的同时讲究的是“育”,而育人,不仅仅是停留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讲究伦理道德。做为学生的我们,课前的鞠躬问候,课后的感恩致敬则体现了最基本的“礼”。可以说,尊重师长的过程实则是一个实践科学文化知识点过程。我想,教师节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试想,如果一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但却忽略了“礼”,那么这个国家又如何在世界上立足呢?就拿香港问题来说,我们能说港独分子都是一群无名之辈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别的不说,大学生和法官至少是有点文化水平的,那为什么又会有大学生带头引发暴动,警察抓人法官放人的社会乱象呢?究其根本,则是缺乏“礼”。“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主事老道对苏轼态度的变化让我们汗颜。其实这种现象在当今也依然很普遍;对于名气颇高,社会地位显赫的人我们往往显得比较谦卑,但对于那些和我们水平相当甚至略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则是另一种态度。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学习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谦卑随和。
如今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上升,这让我们无比骄傲,但在有些国家则不然,他们的旅游景点明显的注明:这个人禁止入内。这也许会让我们愤懑,但如果我们将就礼节,不在旅游景点乱刻乱画,不违规拍照,那这个“禁止中国人入内”的牌子又如何能够树立起来呢?在这里,“礼”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尊严。
“礼”是人与人相处得体,恰当的一种方式,是一个人待人接物的仪式,外在形式,也是一个人前辈友善的姿势。言谈举止行之以礼,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为人处世约之以礼,此三“礼”,远胜于博览群书!
所以说,我们不仅要“博学于文”更要“约之以礼”。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