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看完《流浪地球》,觉得没达到期望,特别是剧情里的那两个熊孩子,真是太操心了。回家重新看了小说原文,才缓过气来。
客观的说起来,《流浪地球》作为科幻电影,在尊重原著世界背景和特效这两方面做的是不错的,同时,作为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切入点更小,也更容易让观众有感觉。这一点虽然和原著那种宏大的视角有区别,但可以理解。当时觉得不行,主要是编剧,在一部科幻电影里放了两个熊孩子太多弱智的剧情。
从视角上来讲,我是更喜欢宏观的视角的,所以比较喜欢历史、经管、社会学这方面的书,而小说,属于那种更关注个体体验的体裁(部分科幻小说除外,因为科幻小说的视角可能会在星球、星系、全人类,叙述的重点就不在具体环节了)。想想,自己除了网络小说那种爽文之外,很久没有认真看小说了。
但是做好产品,需求点、闪光点往往来自从小视角的观察和理解,否则往往会很空。比如说“用户体验”,涉及场景、诉求、用户背景、心理等方方面面,不了解这些,即使知道用户体验要素的五层结构,知道交互规范,也只能空有方法论却没法下手。
既然如此,在读《乡土中国》的时候,是不是该读一些描写乡村生活的小说,是不是该读一些四五六线城市的纪实文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