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建》是一本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书。它曾连续50周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后来被译为30种文字,销量达3500万册。本书的作者露易丝·海,是美国知名的心理治疗专家,也是“整体健康”的倡导者。《纽约时报》这样推荐:3500万读者的选择是不会错的,读者选择她而非所谓的“学院派”,就是因为她切切实实地帮助到了每一个人。
“整体健康”的理念认为:人们的身体、精神和心灵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很多问题,无论是人际关系不和谐,陷入财务危机,还是身体疾病,很多时候都与我们思想深处的不合理的信念有关。
而要解决问题,乃至达到身心和谐,我们就必须从改变这些信念做起。也就是说,改变在于首先要改变认知。
比如,我们经常会遭遇以下困惑:
遇事拖延,一件事直到最后火烧眉毛的时候才草率完成,总是留有遗憾,真的只是因为太忙吗?
想着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的一些陋习,却往往有决心,无行动?改变自己怎么这么难?
作者认为,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他们习惯于把原因归结于一些外在因素,比如我太忙、事太多。他们甚至会把自己拖延的原因归结到无可改变的个人特点,比如,我这人太懒了。但作者认为,拖延症恰恰与我们的内在思维有很大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没有价值,与其做出来被他人批判,不如拖着不做。
我们在拖延时,常常有各种理由和借口,比如:
我现在没有时间;
我还有其他事情;
现在太晚了;
现在太早了;
等我做好……后再做。
表面上看,都有客观理由,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它们背后反映的对自己的负面认识过多的自我概念。认为自己可以改变的条件太少,能力不足,就会觉得“我做不到”,“我没有价值”,所以我做的事也没有价值,那么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他们就会觉得我做的不好,自己也会觉得不好,为了避免“不好”的结果出现,拖延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因此,“我没有价值”的自我认知,才是拖延的根本原因。
看到作者的这个解剖,虽然有些不敢承认,但好像确实是这样。要交一篇论文,总是在交之前的一二晚上拿出来。其实是之前一直不能确定自己能写什么,怀疑自己不能写好。
除了作者说的这个认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认知,那就是对自我能力盲目自信的不确定,觉得这点活儿到时候可以很快就完成,“不就是一篇论文,两个晚上足矣”,不需要放在心上,其实还是有逃避成分在内,因为要交论文这个任务,会像哽在喉咙里的鱼刺,不时会刺痛一下喉咙,让人吞咽难受。
作者认为,我们内心深处常常隐藏着很深的旧思想、旧观念,我们往往留心不到它们,它们成为我们的认知改变障碍 。
首先,是我们内心已有的假定。
比如:我的情况不一样,他们无法解决我的问题;
别人都没有这么做;
我不想挨他们骂;
我们经常会假设,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的状况或结果,既然结局是不好的,那又何必开始呢。从而为我们抵触改变找到一个看似非常合理的理由,来让自己保持现状。也就是说,在改变开始之前,我们在心里,就已经假定了。
其次,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信念。
所谓信念,就是我们对自己、他人、周围环境以及社会规则等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内心的信念会让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用以支配自己行动。
比如:
那样做没用;
正常的人不会生气;
我不是那种人;
女人不那么做;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这些信念对我们的改变会形成很大的阻力。因为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做不到一件事,那么他一定不会去做。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思想深处的信念,改变认知呢?
第一步是思考。
当你发现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存在诸多问题的时候,多问问自己,这些问题与我内心的假定有关系吗?反映了什么样的自我概念?它背后隐藏着我什么样的信念,这些信念和自我认知都是真的吗?
苏格拉底说,没有省察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用苏格拉底的反问法经常问问自己。
第二步是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练习。
“自我强化”指的是,在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个标准,不断地肯定自己,投射出来的情感会逐渐被加强。积极的自我强化对个体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比如一个婴儿,他在自己玩耍的过程中,达到一个小目标,他自己会感觉到喜悦,强化了他的体验。生活中亦是如此。比如,你昨晚做了某件事,你就对自己多说几遍“我赞同我自己”,这会是一种积极强化。
第三步,是采用“整体思想”通往整体健康。
整体思想是要我们全面地发展身体、心灵与精神。作者认为,忽略任何一个方面,我们在整体上都是欠缺的。只要我们努力发展整体健康,从哪一个方面开始并不重要。也就是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以及实际情况,选择从身体、心灵与精神三方面中的某一方面入手改变。而从任何一方面开始改变,都可以渗透到其他两方面。
比如从身体出发,加强营养和锻炼;
比如从头脑出发,利用一些冥想,让自己内心深处一些意识浮现出来,发现自己根本的需要;
比如从精神出发,练习宽恕自己和他人,也是通向整体健康的方式。
很多人都认定“我不够好”,这只是一个念头,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创造了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称之为“疾病”的东西。
你对不想要的东西想得越多,你创造的不想要的东西就越多。
我用我的乐观思想来创造我想要的一切。
这本书从“整体健康”理念上告诉我们,要想改变,就要从内在思维方式上改变。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未来。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会运转正常。
[本文为读书笔记,参照贝加的解读]
[无戒365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