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对毕桢发脾气了,因为他的饮食无节制,导致呕吐,吐在卧室——地板,床垫,被子上都是,还吐在了下午老师要求穿的唯一一双白鞋上,更要命的是,离到校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不到,我们离学校又是有一段距离的。要不是我提前把妹妹托付到了别人家,场面还不知有多混乱。我发了很大很大的火,喋喋不休。毕桢就害怕的跑到一边去了,我就像一个没人观赏的演员一样嘴里喊着,爆发着,马不停蹄的清理着,我的歇斯底里不知在毕桢心上有没有留下印记,不知他是否在关注和我关注同样的焦点,我敢肯定,一定没有。
后来我问毕桢,关于中午的事情你吐了之后在妈妈回来之前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毕桢似乎很轻松地说:“妈妈肯定会温柔的关心我。”我听了,顿时意识到,我和孩子的想法有着天壤之别,也许,这种差别是一直存在的,我是一直不愿意正视,也没有想到要正视。我微微一笑,说:“没想到是妈妈怒火直冒、声音响彻整个楼道吧?我想起一本书,《妈妈发火了》,我们回家看好不好?”
昨天的事情,根据我的观察他是害怕的,只是他表现的方式看上去没有很受伤的样子,他始终是高于我的,甚至是比我更明白事理,看清事物的本质的。放学回到家,毕桢说,妈妈,你拍下我看书的照片和我吃的少的照片,你就没有那么大的火气了。我听了,心头微微一阵,孩子总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的焦虑,他的不在意,恰恰是他的秘密,不想被大人窥见。
晚上我和两个孩子一起看了《妈妈发火了》,本来是打算只给毕桢讲的,结果妹妹也很喜欢听,虽然很不专注,她却要求一遍一遍的讲。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里面描绘的我应该是感同身受的,甚至是带着感情去读的,我仔细揣摩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想上升到同样的感觉通道里,可我做不到,我知道里面发生的就是真实世界的再现,我也和毕桢正经历着同样的体验。只是,我为什么体会不到小山妈妈那样的悲伤呢,我们读书的过程反而是嘻嘻哈哈,充满打闹和情境再现的。
我和毕桢轮番表演里面的场面,甚至在毕桢复述时,毕桢刻意把里面发生在小山身上的事情具体替换成了我们自己日常中发生的事情,毕桢模仿我的语气和吼叫内容,就是活板再现的妈妈。我自己无法深入和小山的妈妈发生共鸣,哪怕是我们在经历同样的事情,也无法引发我深层的悲痛和窒息,每个人经历不一样 ,感受力也深浅不一。我问毕桢,你能感觉到小山的委屈吗?毕桢说会,因为他就是小山,他说妈妈吼叫的时候他也很委屈。但毕桢同样也没有感受到书里小山的恐惧,可这是他明明也经历过的。我们有的体验就是嘻嘻哈哈的进行心灵疗愈,握手言和。
共读《妈妈发火了》的时候,我只是把它当做了简单的疗愈的工具。今天早上读河合隼雄的《孩子的宇宙》,里面提到的“通道”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促发了我的兴趣。我和孩子角度与看法的不同,就是通道不一致,更确切的说,我们没有共同的通道。这个通道需要耐心 ,不慌不忙的等待才会在恰当的时机自然打开,才能实现爱和行为的一致。《妈妈发火了》也许就是我们暂时的通道,只要用心,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通道出现。昨天的事情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提示和时机,让我发现了“通道”这个秘密及“通道”背后的重大意义。
写到这里,突然让我想起了安东尼.布朗的《隧道》这本书,这是毕桢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讲的是日常矛盾不段、不能友好相处的兄妹俩,在进行户外玩耍时,哥哥在钻进了一个神秘隧道后变成冰冷石头的故事。妹妹在隧道外焦急的等待着哥哥,甚至用超乎寻常的勇气钻进隧道去寻找哥哥。在“彼侧”和“此侧”,两个不同的世界,妹妹经历了各种惊悚的、光怪陆离的奇异事物,穿过长牙舞爪怪物的注视,勇敢的去寻找哥哥,用拥抱融化了变成了石头的哥哥,化解了彼此的不满和矛盾,成就了两人从此亲密无间的手足亲情。这样的象征意义,在当时我是无法深刻理解的,看了《孩子的宇宙》里孩子与时空对“隧道”的阐述,一下子茅塞顿开,彼此贯通。
毕桢昨晚要求和我们睡在一起,我答应了,他很满足,虽然妈妈发火了,还是依然爱他,关注他。
在《心灵的处方笺》里,河合隼雄曾经提到,事情的一体两面决定了好事不成双 ,坏事也不会成双 。犹如《菲菲生气了》里面隐藏的细节一样,火山不同样貌是呈现,不仅揭示了怒火归于平静的过程,更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我对毕桢的怒火,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彼此,犹如火山爆发后的平静以及给周边环境带来的生机重现,也是生命的原本样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