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朋友,借了网贷。认真想想,只能说是同学,大学同学,一个班的,不熟。
他是很典型的那种文弱的男生,白净,戴着眼镜,斯文。上课的时候跟固定的几个朋友扎堆,社交的圈子不大,会调侃几个关系比较密切的女生,偶尔开开黄段子。
一个落到故事里和闲谈中都很标签化的人。
毕业后他留校考研,一年不成,两年终于考上了一所国内还算知名的财经大学硕士,专业与金融相关。
乍听上去还真是个很励志的故事,卧薪尝胆了两年,顶住来自同届和父母的压力,总算考上了一所好大学,似乎一下子就超过了我们这些苦逼的打工仔。说不定再过个几年,考个博士,在哪些公司挂个职当个顾问,不比我们这些打工仔好得多?不得不承认,一开始听到他考上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我甚至还动过要不也去读个研究生的念头,可惜脱产读研对我这种家境普通的人来说太不切实际。
大三的时候微信开始流行,同班同学大都互相加上了,不过这么多年来,我跟他从来没聊过天。从另外一个走得近的朋友老林(他跟XXX是一个地方的,从小到大同校)那里突然听说他考上研究生的时候,都已经是毕业的第三个年头了。
去年年末的一天,老林突然问我:
“XXX有没有找你借钱?”
我有点懵,回了一句:“没有啊,怎么了?”
对面立马一个电话就打过来了:“他要是找你,你千万别借他啊!”
“我跟他又不熟,就算缺钱也不会找我借吧,三四年过去了,逢年过节连个群发消息都不会带上我的。”
“真不好说,他在小学同学圈子里借了个遍,名声都发臭了。现在接到他的电话,要不不接,要不挂掉,有的就直接拉黑了。”
“这么夸张?不至于吧,要是人家真的缺钱呢,家里突然遇上急事,爸妈生病了这类情况——”
“唉,要真是那样,大家肯定会凑钱帮他,问题是看他那样子不像啊。跟每个人借钱的理由都不一样,去外地调研经费不足得自己先垫上,信用卡刷爆了差点钱还,想给女朋友买个生日礼物缺点钱,换个人就换个理由,要你你能信啊。要不是有几个小学同学私聊问起他的情况,这事不知道能瞒到什么时候。开口借个两三千,实在没有就五六百,一圈这样借下来都借了两三万了。说是下个月还,却一直拖着,这都大半年过去了,事情才爆出来。听说最近他开始向初高中同学下手了。”
“这么夸张?”
“是啊,大家都是同学,一直催着还钱的话,脸面上也过不去,所以就一拖再拖。”
“所以他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有跟他比较熟的人问过了,他看事情圆不过来就转口说自己拿钱去炒期货,亏了,现在欠了平台几万块钱。”
“那到底欠了多少?”
“问了,他也没说,就支支吾吾地绕了过去,背地里还是继续找别人借钱。”
“再怎么借也应该借不到我头上吧。”
“真不好说,看到SH来的电话千万别接。对了,记得跟现在还有在联络的人通个气,先这样,我还要再打给别人。”
接完电话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陆续打给了大学舍友,知会了他们这件事。
又过了几天,老林在微信上找了我:有个小学同学去年被他借走了八万,说好在去年年底前还,结果各种见不到人,打电话不同,各种社交平台都被他拉黑。那个被借走八万的朋友发了条朋友圈,说自己遇人不淑,不会再相信这个世界了。这一下子搞得他周围的人都很紧张,赶担心他会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我问老林:他到底欠了多少钱?这样一圈下来,再加上他可能又找了不知情的初高中同学借了点,少说也有十来万了吧,还不够?
隔了一会,他把我拉进一个群里,里面全是被XXX借过钱或者是被开过口没有借的,都是他的同学和朋友。他们戏称这个群是债主群。
突然就打开了新世界。
看完群里七嘴八舌的一百多条消息之后我终于理清了头绪:XXX为了赌球借了网贷,赌输了,网贷还不上,不敢让家里人知道,于是四处找同学朋友借钱填窟窿。
又过了一天,我另一个大学同学小金找上我:你知道XXX的事吗?
怎么了?
他找我借了两千。
你借了?
借了。
小金说他是从我舍友那里听说了关于XXX的事,但那时他已经把钱借出去了。
我很惊讶,因为在我印象中小金是个很精明的人。大学的时候当大家都在过着自由奔放的小日子时,他已经开始精打细算地规划着每天的支出;周末大家可能都宅在宿舍点外卖整天玩电脑,而他已经联系好中介出门打工去了。男生里就他一个是月底手里还能剩上不少钱的。
可能真的是小金对同学没什么防备心吧,才会连问都没多问,一个电话过来打了两声招呼,两千块钱就转了过去。
我立马打电话给他:“你在想什么?他开口借你就借了?你们两个很熟吗?”
“都是自己同学啊,他说是研究生调研得自己先垫钱,等经费批下来之后就还我。”
还是同样的借口,这个借钱的恶性循环已经蔓延到大学圈子了。
总之,我赶紧让小金打电话去要钱,之前在债主群里,就有人以自己突然有急事的理由(当然是假的借口)把借出去的钱再要了回来。
XXX这是良心未泯吗?唉,心情突然很复杂。
过了两天,小金说他打了二三十个电话,微信找了他好几次,终于把钱要了回来。
我调侃他,你还真是幸运。
之后的一周里,我又陆续收到两三个大学同学的微信或电话,都是问我有关XXX四处找人借钱的事,用的还是那几套借口。不过消息逐渐传开之后,大学同学的圈子里没人再借钱给他了。
这个网贷毋庸置疑不是正经的网贷。
我捋了一下顺序,整件事的经过大致应该是,XXX借钱赌球输了,没钱了还不上,这种事又不敢让父母知道,于是就想着从朋友下手。先把欠网贷公司的需要偿还利息的缺口先填上,朋友的就先欠着,以后看情况再说。之所以现在借了十几万了还在借,要不就是借的数目太多一下子还不上,要不然就是还上的钱没生的利息多,本金没还完,接着利滚利,像一个无底洞般带来无限的恶性循环。
我倾向后者。
XXX的父母知情吗?我在群里问。
没人知道。
老林后来又告诉我,很多被他借了钱的人倒不是真的急着要那几千块,只是很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毕竟都是老同学老朋友了,总不至于为了点钱把人逼上绝路,问清楚情况了,说不定还能帮帮他。
有人上门去拜访了XXX的父母,告知了这件事。他的父母并不知情。
在那之后事情缓和了一段时间。
就在我以为这件事情已经解决的时候,债主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了。群里的人在同一天里接连接到骚扰电话,都是来自外省的陌生号码,接起来是一个中年男子粗暴的喊话:
你朋友XXX在我们这里借了钱不还!
就这么一句话,一直重复,显然是一段事先录制的音频。
看样子这钱终究是没还干净。此时我更加坚信,他是在利滚利的黑洞下才没能还清这笔高利贷。
群里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知道这种情况:高利贷的债主在找不到当事人的情况下,会用电子程序逐个拨打当事人的通讯录名单(在借款时已用某种理由做好备份,或者趁当事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拷贝),以此破坏当事人的人际关系网络,算是对欠钱不还的一种惩罚。
我心想,这下子他是真的完了,通讯录里包括的可不只是同学和朋友,还有长辈、老师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网络,这个消息散播出去的话,他的信用、声誉就都毁了。
他才研二,且不说那些讨债的是不是放他安心读书,就算没有他们的骚扰,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又会怎么看待他?我们国家的信用体制不像某些国家那么完善,即使发生这种事客观来说对他顺利读研毕业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只是我不相信他真的能继续安稳地读到毕业。
直到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再听到关于他的消息了。
学业荒废了,跟周围人也没不怎么联络,债主群里的人打探着他的消息,但没人知道。
老林本来已经把他从微信好友里删除了,接到骚扰电话的那天又重新加上了。
老林问他,为什么会有人打骚扰电话,他说钱已经还上了,这些说欠钱不还的肯定是骗钱的,让老林跟大家说一声,不要管就是了。
可骚扰电话还是没断过,持续了两三天才消停。
老林想点进他的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屏蔽了。
自此,债主群里偶有人聊天也真的就只是在聊天,没人再提及找他要钱的事,仿佛都已经默认钱要不回来了;偶有新人被拉进群,也不过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进来想听八卦。
要回钱的小金的故事在群里被大肆宣扬,他本人也以一种过来人的乐观心态参与到之后的调侃和聊天里,置身事外一般地听着别人讲别人的故事。
不知道这个时候XXX在什么地方,告别了象牙塔之后在什么地方躲避那些追债的人。此时的他应该很后悔当初一时鲁莽签下了不明就里的借贷合同吧,亲手把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对于网贷,应该合理看待。利率在合理范围内的网贷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而一旦涉及到过高的利率,这当中肯定有问题。
赌博是危险的,十赌九输;借钱赌博是愚蠢的,这么做的人往往都无法承担输的后果。虽然他现在很惨,但我还是觉得他很蠢,一个金融专业的研究生居然做出了这种荒唐事。
如果真的出了急事需要用钱,也应该找亲人、朋友商量,而不是病急乱投医,只要能拿到钱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签下递到面前的文件。
给自己的人生埋下一颗随时会引爆的定时炸弹不说,还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带来了数不胜数的麻烦。
唉,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希望这位朋友能收拾这堆烂摊子把自己的生活重新拉回正轨,希望那个被借走八万块对人生失去信心的陌生朋友能重新振作起来,也希望各位能引以为戒,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落到这种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