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调皮的不得了,不写作业、欺骗老师的事都做过,并且对于所做之事以及所受的惩罚没放在心上。待我到初中成长了,懂得了羞耻,才开始上进,虽说并不拔尖但不会是倒数了。
我的童年是快乐的,在山上的果园里爬树、逮蚂蚱、摘果子、探索山谷的每一个角落、观察每一棵植物,还有和小山羊对话。那时父母忙农活,我自己倒是玩得不亦乐乎。现在想来,热泪盈眶,若把我放到那条山谷里一辈子,我也能耐得下这个性子去观察它的每一景每一物。可是如今山谷易主,它变了,我却还留着那份心。
这真是个无与伦比的childhood,但另一方面来讲,童年又是匮乏的。身在农村,并没有很好的教育,只知道重复性的学课本知识,我在初中才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格林童话》,是父亲给我买的,彩色的封面和插画,里面的内容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封皮上小红帽的样子还记忆犹新。
我现在努力的让生活丰富起来,看书、学画画、学这个学那个,其实都是在弥补我自己的遗憾,对过去没有广泛涉猎更多课外知识的遗憾、对没有艺术造诣的遗憾,对没有文学功底的遗憾。虽然现在我最重要的事并不是这些,而是学得一技之长,找份工作。可是我又不想重复过去单调枯燥的生活,所以我在想,为什么不能够两者兼顾,既能当个程序员,又能做我想做的那些事。其实只要合理分配时间这不是不可能。
我有我思维上的优势和劣势,我喜欢数学,尤其是几何数学;我更喜欢物理,是越学越欢喜的那种喜欢。有了这两个最爱,当然会有最讨厌,我讨厌语文,背不过古诗词,理解不了文章,更写不出作文;讨厌政治,觉得就是废话连篇。深知自己的优势劣势,现在刻意的练习语言,写作,记忆,表达。暂时收效甚微,可是不努力的试试,怎么知道会不会有变化。不想让自己有某一方面的弱项,所做的只能是在弱项上费一番功夫了。
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很注重内心的自在,悠然。从来没有期盼别人能懂,因为人是很难被理解的,就像是我很少全面了解一个人。人生难得一知己,所幸我有几个惺惺相惜的朋友,即使分隔千里,一年难得见一次,可是内心的共鸣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