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概从高中开始,一个闺蜜让我认识了我自己的性格缺陷,是真真切切的与人不同的。那个时候,我们仨已经相处了一年多,上课下课,上晚自习,连上厕所也是步调一致的。小黄是其中之一,她是个非常热情的姑娘,会很自然的挽起我的胳膊并肩走,有好吃的也会自然的伸到嘴边,尤其是一起时,她会不自觉地伸手到对方咯吱窝挠痒痒嬉闹,清朗的笑声在校园里都能听到回声。
然而,我不是这样的。我记忆中就从来没有在妈妈怀里撒过娇。更别谈拥抱、亲吻等这些肢体语言,总而言之,这些亲密的动作和语言,我统统不会,统统说不出口。也不习惯。
所以,当有一天晚自习后,我端着一碗粉回到寝室,小黄大概也是饿了,走到我身边拉着我的胳膊,意思是她也要吃。
我当时很意外,更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在家里,和妈妈共吃一份食物的经历都未曾有过,所以当时我愣了数秒后直接拒绝了她,面对这种亲密,我不知如何示好,只能逃避。
后来,我们俩一个多星期都没有说话。小黄平日对我很好,有好东西都会跟我分享。所以她很受伤,因为她觉得我们这么久这么好的关系,已经可以亲密到分享一碗夜宵的地步,而我不是不愿意,只是不习惯,不知所措罢了。
2.
我妈从小因为家庭原因才上了两三年学就被外婆拉回在村里生产队里干活,因为是女儿中最大的,虽然上面还有2个哥哥,但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是很常见的,哥哥们有爸爸的袒护,弟弟妹妹们还小,有妈妈的庇佑。所以妈妈很自然地成了“成全”别人的那个孩子,尽管那么小的年纪,依然要每日起早贪黑去生产队出工,晚上回来还要做饭带孩子。不好吃或是弟弟妹妹的哭闹,都会引来一顿责骂,所以在她的童年里大都是妈妈的打骂和辛苦的劳作。没有哥哥的爱护,妈妈的疼爱,所以她是隐忍而坚强的。
后来我们几个孩子出生后,妈妈俨然一副女强人的模样,辛苦挣钱养家。但是她对我们还是生分的样子,不亲密。
不管我小时候多么优秀,哪怕考全校第一,妈妈从来没有当面夸过我,更没说过爱我;
我在村里受欺负了,她不会像别人的妈妈一样,抱着我安慰我帮我擦干眼泪,她会骂我没用为什么不反抗;
走路的时候她不会牵着我的手,会让我走在前面,她看着。。。。。。她要求我像她小时候一样,那么小就必须做个懂事的孩子,上街不能哭闹要玩具;妈妈有很多事要做,不能缠着妈妈玩闹。
小时候我一度以为她不爱我。
后来渐渐长大了听妈妈讲了以前的事,我开始理解敏感妈妈的敏感和脆弱,哪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她只是不会。她的爱和外婆对她的是一样的,含蓄隐忍的,克制的。童年里爱的缺失让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样表露感情,更不知如何亲近。
3.
所以自小黄那件事后,我才明白,我和妈妈是惊人的相似,面对别人的友好,本能的自我意识后退,拒绝亲密,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就是亲密关系恐惧症。比如打电话回家从来都是东问一句西问一句,一句“我想你”都说不出口,明明眼泪都快出来了;半年没有回家,进门看到妈妈愈加消瘦的身影时,明明是想抱一抱的,结果什么也没做.......
这种状态的我后来接触的人越多,障碍越大,给我带来的困惑也越来越多。同学,朋友,异性,老师,他们的友好我都不知如何回应,甚至异性像我靠近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后退。
然而我却是幸运的,遇到了好多很热情的朋友,小黄也是其中之一,虽然那个时候她还不太明白我拒绝她的原因,但是后来她还是选择了原谅我,继续跟我做朋友。很多人说跟我走不近,虽然因此一路走来,失去了很多,朋友也没那么多,兜兜转转这些年,还是那么几个要好的朋友。
于是,我也尝试着改变,我生涩地一点一点去学习好朋友之间的亲密举动,渐渐也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去表达情感,跟闺蜜逛街我会自然地挽起对方的胳膊,一起吃饭也会主动夹菜甚至喂她吃。跟爱人也会主动拥抱而不是一味的选择被动,会幼稚的学着他以前那样,在冬天将他的手插进我的口袋里捂热。
更让我惊喜的是,小侄子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了,上次回家时小侄子对我说:幺幺,我想你。而且小侄子大口大口吃饭的时候,妈妈会夸赞他真棒,原来妈妈也在改变,她慢慢尝试在自我意识里走出来,她在教孙子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爱。
当小侄子开心在妈妈满是皱纹的脸上亲了一口时,我看到妈妈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我想起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时,从来没有这样亲吻过妈妈的脸颊。面前的这个小家伙,正做着我多年前想做,却一直没有敢做的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