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言一行中,藏着你的教养。
前不久听到一个故事:冯骥才一行人去法国参观访问,他们开车到乡下时,遇到一个岔路口,便向一位妇人问路;那妇女头顶着一个大东西,之前始终双手扶着,在搞清楚他们要去哪儿后,她把头顶上的东西放在地上,用手指了右边的路;道谢上车后,冯骥才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要把东西放下来呢?她用脚一指我们就知道了啊!”司机说:“用脚指和用手指可大不一样,这就是教养。”
是啊,相比于抬一下脚,放下东西用手指路的行为的确麻烦不少,但这“麻烦”的背后,反映出的却是农妇根植于内心的教养和待人接物的温和善良。甚至说得大一些,在国外的访问者面前,她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修养。我想,若这农妇真如冯骥才所想用脚指了路,行为虽在他的意料之中,但看在眼里总归会不太舒服。被人尊重的滋味,走到哪里都是受用的。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视频。当时北京初雪,记者在街头采访居民对于初雪的感受,采访到了一位打伞的老大爷。采访结束后,记者说“大爷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打个招呼吧”,老大爷乐呵呵地脱掉手套向大家打了招呼,视频传到网上,很多网友都留意到了大爷脱手套的动作,纷纷说“看得心里很温暖”。数九寒天里,一位老人在打招呼时能够下意识地摘掉手套,这做法让很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这种“本不必有”的行为,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教育了别人。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读书千卷,阅人百位,输赢几回,尽数忘记后,还能从言行中流露出来的,便是你的教养。
十八岁之前,我们走出家门,身上展现出的,是十八载光阴里父母对于我们的教育成果,一言一行中代表的,是家风与家教。二十二岁之后,走出大学校门的我们,体现的是四年学府带来的性格塑成。之后踏入社会,顺风顺水也好,头破血流也罢,学了不少世故圆滑的本事,度过了自以为左右逢源的几年,也许在某个节点,会忽然想起曾经的满腔豪情,在热闹的夜里抱着酒瓶泪流满面。终究明白,这个世界上世故圆滑的人有很多,世界也从不缺左右逢源的人,但真正决定你能否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还是你的教养。初心不能背叛,初入社会时内心坚持的修养,也不能忘。
教养究竟有多重要?我想以大家都知道的“熊孩子”为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熊孩子”这个词,已经从玩笑话和长辈对晚辈的亲昵语,变成了令人咬牙切齿的贬义词,甚至成为了一些人的噩梦。火锅店被毁容的女孩,地铁站被砸手机的姑娘,还有高处坠楼的女童,这些令人痛心的案例,把“熊孩子”变成了头号不受欢迎的人群。而熊孩子的家长们言行往往出奇地一致:“他还小,就让着他嘛!”孩子还小,可家长呢?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是单纯不谙世事的,家长的教育是孩子性格养成中决定性的一笔,“熊孩子”的问题,是孩子的不幸,而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应该负主要责任。教养在这些事情里,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它是和一个人的性格捆绑在一起的。孩子的教养,折射出的是父母的修养。这些“熊孩子”在脱离父母后,也许会继续从前的作风,也许在接触社会其他人群、受过挫折后会有所悔悟;前者,是社会的灾难,后者,是孩子的磨难,因为他们即使想改,但二十多年的性格养成,一夕想丢掉,谈何容易?不正确的教养毁掉的,有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有人说好的教养是一种天性,而不是后天的强制学习可以获得的。西方人把它翻译为“manner”,也有“礼貌”之意。既然礼貌可以由后天习得,教养又何尝不可?但要达成它,却有一个前提:时间和诚意。坏习惯养成容易,想要改掉却难,如同减肥,无比容易就能囤起的脂肪却要数不清的汗水和咬牙坚持才能甩去。建立起好的教养也要做好和时间打持久战的准备,过程一定不好受,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些时间和一生比起来,一定不算长;而且一旦做到,受益的不止是自己,还有身边的人,你的下一代,甚至千千万万的人。今天的汗水所播撒下的,可能是后人的一大片荫凉。
好的教养带给我们的,必将是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的灵动与丰盈。愿你我从此都能拥有根植于心的修养和推己及人的善良,然后心无挂碍地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