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应邀做客我校清泽人文讲坛,在虎峪校区同泽会堂做题为《创新教育的时空视野》的专题报告。报告由校党委副书记刘润祥主持,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翟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明与师生一同聆听报告。
李培根院士从工程与技术的专业视角出发,以“时间和空间的赞叹”、“创新教育的时空视野”、“创新的视点”三个话题深入展开此次报告。
李培根院士首先发出对时间和空间的赞叹,以智能机器人AlphaGo横扫世界围棋顶尖高手为例,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具备“非人类思维”,在某些方面会超过人的智能的观点;而量子时代、人机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互联网的逻辑实现了对权威的去中心化,知识的存在、存储、传递、产生的逻辑均在改变,未来的智能系统会产生新的知识和思维,呼唤教育要随之改变、创新。
切入“创新教育的时空视野”话题时,“根叔”打开话匣子,他告诉同学们要有强烈的时间和空间意识,现在最有价值的创新不是满足现实的需求,而是更多着眼于未来的需求;指出创新需要一种“静”的力量,不能在功利的熙熙攘攘中丢掉创新的灵魂,要保持内心的一份“闲适”,要百无禁忌地想,还要踏踏实实地干。
他通过特斯拉的马斯克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要在时间轴上对为未来多一些想象和伟大的创新。李培根院士强调了自由的空间意识,创新教育需要为师生营造自由的空气,在过分的监督和指导下难以创新,创新思维需要自由的放飞。在空间意识层面,还要树立大工程观,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专业节点或信息源关联起来,树立解决复杂问题的意识,谨记不能以零散堆积的知识淹没智慧。
在报告的第三部分,李培根院士点出了系列创新的视点,创新要体现开放的姿态,汲取群体职能,探索积木式创新;要更加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专注用户体验;要着眼新的应用领域,拓展思路;要善于集成思维等等。
整场报告,李培根院士列举了很多创新实例,立足实践、阐述透彻,接地气的演讲方式不时赢得热烈的掌声,对高校合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报告现场座无虚席,师生反响热烈,多名大学生围绕创新精神意识与创新时空思维与李培根院士进行了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