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人固有一死,我的死是值三天清明的。
一
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
这句是卢象在《寒食》诗里面写给介子推的。
寒食节和清明节原本是分开的,前后差两天,寒食于前,清明于后。
在唐前,寒食是节日,而清明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但在唐朝,寒食节正式并入清明节。寒食的内涵和精神也就随之并入清明节中,支撑起了清明节的杏花,酒和路上欲断魂的行人。
端午节也是三天假期,每一次一过端午,朋友们就调侃说:“人固有一死,屈原的死是比两天假期要重的。”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那介子推的死是和屈原一样重的。”
清明和端午现在都是三天假期,每个因为上班上学而疲惫的人在这三天里可以好好呼朋唤友聚聚餐,春暖花开旅旅游。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之前因为没时间想去的地方都整理行囊,带上诗和远方一起出发了。
我曾经在端午节去看过水上龙舟,也在清明节上坟扫墓。
现在节的味道淡了,但是一想起“屈子死,遂端午;子推死,遂清明。”就又感觉节的味道并没有变。
只要这些为了纪念而存在的节日还在,节的底蕴就不会有变化。
我曾经也认真分析过介子推的死和屈原——他们有很多命运的巧合。
屈原死于水里,怀才难遇的抑郁终究让他选择了跳入汨罗江。
而介子推是死于火里,死于自己君主晋文公逼他出仕的火里。
一火,一水,一求入仕,一求出世。
也可以说这就是命运的微妙之处了。
二
介子推是个忠臣也是个隐士。
早先恰逢骊姬之乱,晋文公飘零逃亡在外。
骊姬原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后来被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掳为妻妾,她在得宠后离间了晋献公和他的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
重耳也被骊姬陷害,只能到处流亡逃窜,居无定所,食不饱腹。
介子推在和晋文公出逃流亡的时候,因为没有食物又饥又渴,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晋文公重耳吃。
后来晋文公重耳复国,介子推带着母亲到了绵山上隐居。
重耳回国后又怀念这位忠臣,但是子推不愿出世,依然选择隐居于山林的生活。
重耳为请介子推出山,选择了焚山。
最终子推仍然不愿意出仕,抱树而死。
重耳和百姓为了为了纪念他的精神,纷纷在这一天不再点火。
这就是传说中寒食的由来。
有人说,介子推不求出山,是个隐士。
也有人说,介子推知当时朝堂之上有多乱,遂不出世,是个清士。
不论人们怎么评价,他终究选择了安眠在绵山之上,成为一个宁可烈火焚身的隐居之人。
而寒食节也因为介子推而成了中国的一个重大节日。
三
清明在唐朝最为重视。
那时的介子推,不止重三天,也曾重五天,重七天。
唐大历十二年,即公元777年,唐代宗李豫在位。
诏书有下,放假五天。
唐朝王冷然在诗里写道:“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
那时候的人们,会扫墓,出祭,踏春,折柳,斗蛋,舞秋千。
人们一边伤感和纪念于先人的离开,一边有满怀着对春日生机勃勃的欢乐。
唐高宗李治曾因为这份清明的欢乐而专门下诏说要废除清明节踏青等轻快的习俗风物。
但他怎又知道,对先人最好的怀念并不是满脸哀思,而是轻快的面对现在和明天,让先人知道我们很快乐,我们过得很好。
唐德宗李适在贞元六年下令延长清明为七天。
百姓有了更长的时间去思考先人留下的经验和情感,有了更长的时间去领会生的意义和力量。
我一直相信,最好的怀念方法就是坚定不移的沿着前人的脚印走下去。
之前有人说:“清明节不应该发节日快乐的祝福,因为清明节不应该快乐。”
我觉得,这个疑问,在唐玄宗撤回清明节禁止欢笑的诏令时候已经说明了,清明本就是复杂的,就好像死亡一样复杂,有人对着死亡欢笑,有人对着死亡哭泣。
怀念和哀思并不代表一定要带着泪和沉痛。
“不知生,焉知死。”孔子如是说。
孔子本人也是一个推崇春日出游的人。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吾与点也。”
这是生的态度,也是对于死的态度。
四
介子推走了,留下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清明节。
在清明节里,我们可以快乐,可以欢笑,因为,这也是先人最本初的希望。
我们会祭祀,我们会怀念,我们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我们知道,我们的路有很多人走过,我们现在正在走,而后面还有很多人慢慢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