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什么书:《清醒思考的艺术》
阅读有效时间:1h
阅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读的时候经常感觉有的句子很费解,有的有点前言不搭后语。我以为是我的背景知识不够,所以无法理解。后来想到,会不会是翻译的问题。于是去搜了一下英文版《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搜的时候才发现,作者是德国人,书上名字是德语,虽然明明白白地写在书封面上,但直到此时才真正注意到)。读了一下相应的章节,发现果然有的地方翻译的不太对,甚至有意思完全弄反的地方,不清楚是不是版次的原因,有的地方省略没有翻译。而且英文版每一章节末尾还有个索引,指出类似的思考错误及其页码,这个显然也是个很有用的工具。
虽然如此,看中文还是更快一些,看英文版总有一些单词或短语不认识,有的地方还不太确定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正确。中文的能很快看完,画上一些线标注,或列个表格,摘录一些关键句,然后呢?或许英文的看得慢点,反而留有空间让自己多思考思考,加深印象。
中文的翻译有很多地方确实令人费解。
阅读有什么收获: 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错误:
1、幸存偏误:系统性的高估了成功概率。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凡是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的时候,你都要仔细看看。就像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要诚实的对待自己。
3、过度自信效应: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做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做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的判断形势
4、确认偏误: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也就是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 互联网让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志同道合者。我们阅读支持我们理论的博客。新闻个人化使得相反的意见根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电脑屏幕上。我们越来越多的活动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区里,这更佳佳深了确认偏误。
5、对待权威: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6、区分真正有知识的人和表演者的区别: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都不说,要么就说“我不知道”。他这么说是不会觉得难为情,甚至还会带着一定的骄傲。而从表演者那儿,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一句。
7、回归均值:极端成绩与不太极端的成绩总是来回交替,具有一定周期性。老师、医生的很多话不一定是对的,相反可能是回归均值在起作用。
8、讨喜偏误: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明天打算怎么做: 还是读英文版吧。虽然慢很多,但肯定收获更大。读中文的,即便也是读书,其实是偷懒,不过是自我安慰。这种书,翻完了也不管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