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09年,著名作家、营销顾问西蒙•斯涅克(Sinom Sinek)在TED的一次演讲题目为“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中首次提出了“黄金思维圈”的概念。
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WHAT(是什么),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层是HOW(怎么做),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层是WHY(为什么),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能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西蒙在他的演讲中举了一个关于电脑产业的例子:
大多数电脑生产厂商在营销时,都是说“我们生产的电脑性能非常好,使用很便利,你要买一台吗?”这其实都是站在what层面去思考的,即“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但苹果公司则完全不同,他们是这么做营销的: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你想买一台吗?”
同样是在销售电脑,同样是在宣传自己,一个是从“what”出发,“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卖的电脑是什么样的”;一个是从“why”出发,“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生产不一样的东西。”
不同的营销理念,带来的销售结果和用户忠诚度竟会有天壤之别。苹果公司的营销方式告诉我们,当我们能够从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我们显然能够和别人更好地建立信任和共识。
因此,西蒙在他的演讲中反复提到:“做公司不是和所有需要你产品的人做生意,而是和所有与你有相同价值理念的人做生意。”
看问题的深浅层次决定了你完成事情的结果。
02
但是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是另一码事。
将黄金思维圈这一思考工具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简单来说,就需要我们养成问问题的好习惯——每遇到一件事,首先问自己“为什么”。
我有一个关系要好的同事学姐。
她在工作中是一把好手,每次遇到相对棘手的工作任务,她总是能比别人更好地完成。她的工作方法虽然别人也能效仿,但为什么她总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最先抓住任务的核心本质、打通关键症结?这让我在敬佩之余也百思不得其解。
一次,我向她请教一个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她连问了我3个“为什么”,那一刻我才豁然开朗。
原来,她能迅速抓住事物本质的“秘密武器”就是黄金思维圈的“why”思考模式——通过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找出最核心的问题实质,再逐一去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03
不断地问“为什么”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回初心。
去年7月,我开了自己的公号,初衷就是想记录自己平日里的所思所想,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得失,让自己年老时可以翻看回忆。于是最初的那段时间,我写得虽很任性但很开心。
后来渐渐地因为得到了一些小关注,还有一些不认识的朋友留言告诉我我的分享给了ta很大的启迪和帮助。然后,我便开始像打了鸡血般更加努力地写,即使平日里工作再忙天天加班,我依然要求自己保持一周一篇高质量文章的进度,那段时间我的肩上背负的不再是自己的兴趣和喜爱,更多的是他人的关注和肯定。
再然后,我开始在无形之间给自己加了很多的“偶像包袱”:额,写这个会不会帮到别人;嗯,写那个会不会别人不感兴趣;今天我的粉丝数涨了多少......如此一来,我渐渐忘掉了自己的初衷,也逐渐失去了写作的方向和快乐。
停了4、5个月后,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并问自己:“你到底为什么要写公号?”
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想要“记录自我思想足迹”的那个初衷依旧清晰而闪亮。
于是,现在我又开始愉快地写写写了,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写作频率、写作题材、粉丝数量、转发次数......这些其他公号大力追求的要素不再让我纠结不已,也不会轻易地影响我想要写下去的勇气。
04
抓住WHY的本质,才能更好地HOW。
在营销领域,抓住why的本质——营销你的价值观,就能达到最高级的营销境界。比如奢侈品品牌,他们在广告中会花大量的时间告诉你关于这个品牌的故事,而不仅仅告诉你这个产品有多么好。于是你买个“Chanel”包不再仅仅是买包装东西,你买的是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和自信;你买块“Rolex潜航者”手表不再仅仅是买表看时间,你买的是敢于尝试改变世界的勇气和胆魄。
在产品设计和客户咨询领域,抓住why的本质——通过不断地追问,在what的表象之后挖掘到真正的why。就能甄别出客户的真需求和伪需求,找到客户的真正需求后才能剥开迷雾、直指核心,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同样,在人际关系领域,我也开始体会到“黄金思维圈”的神奇功效。
我是个容易着急上火的人,一点就炸的个性让我事后总是懊悔不已。近年来因为上了点年纪和加强了情绪管理方面的学习,火爆脾气收敛了不少,大部分时候我都能控制自己。但我仍然对一种场景没办法好好地处理——那就是我爱跟自己的父母着急。
我不知道其他成年人有没有过跟父母争执、对父母不耐烦的经历,我虽已为人母,却还是会时不时和父母发生言语的不快。为此,我试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脾气上来时默念“静心咒语”、比如多深呼吸并试着站在父母的立场想问题、比如马上想几幅儿时父母陪伴的美好画面等等。但即便这样,常常在某个刹那,赌气上火的话我又按捺不住地脱口而出。
“黄金思维圈”里“why”模式的运用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前天晚上,外出旅游的父母与我的女儿——小吉啦乌视频聊天。父亲在视频中一看到小吉啦乌披散着头发,就问“宝贝,你怎么头发都没有扎啊?”站在一旁的我仿佛一下被人踩住了尾巴,马上跳起来粗声粗气地争辩说“马上要睡觉了,我才将她的小辫解开,怎么会不给她扎头发嘛。”.....
虽然那场争辩的火药味在母亲的调解中逐渐消散,但不甘心的我开始思索,为什么我这么容易被那句旁人看来很平常的话语“刺痛”?
仔细回想,我发现原来我当时的心理逻辑是这样的:在我眼中,父亲的那句话虽然是问外孙女,但实则是质疑我这个当妈妈的没有将自己的女儿照顾仔细。
即:小吉啦乌没有扎头发=我照顾娃不周=我不是个称职的妈妈。
所以,我对父亲那句话下意识地反驳和辩解实则是对自己“称职的妈妈”形象的捍卫和维护。
那么,为什么我又如此在意“称职妈妈”这个形象呢?
当我再次问自己这个问题时,我发现如果是旁人对我有类似看法,我不会这么在意紧张,但一旦我的父母有类似的疑问,我就如同针扎般地难受。
原来,我在意的不是我自己是不是“称职妈妈”的形象,而是我在父母眼中“是不是足够好”!
再继续追问自己,我看到了自己“内在小孩”的需求,那个小孩因为在童年时期很少得到过父母当面的称赞和肯定,所以即使成年后也仍对此缺乏安全感和自信,于是一旦接收到父母类似的疑问,便会习惯性地使用辩驳的方式去防卫。
弄清楚了我的源头,我继续去追问父亲的用意。为什么他当时会说这句话呢?他是真的是觉得我照顾孩子不够周到仔细吗?冷静下来,我发现,其实父亲本意并非如此。
他的心理逻辑可能是:看到外孙女头发披散=疯玩时发绳散了?Or刚洗完澡?=我想知道宝贝刚才在玩什么?......
仅此而已。
所以,一句让我抓狂不止的平常话,如果不去追问根源不去深究自己思维中的逻辑陷阱,那么我不管学到多少种控制情绪的技法,也仍然会不明就里,一直糊涂下去。
啰嗦了一大堆,只是想说,学着从黄金思维圈的“why”层面去思考问题,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悟。
祝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