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藝術到底是要表達什麼?對於這個問題,古今藝術界探討已久,也眾說紛紜,各執一詞。
形式是一切藝術必不可少的表達載體,包括書法、詩文、戲曲等等,中國畫也不例外。在藝術形式之中無不蕴含著佈局、筆墨、韻律及色彩等等。但這些都不是中國艺术真正的靈魂。藝術的追求是以形寫神,以形托思之理想境界,體現的是藝術精神,這才是中國藝術的内質。如歷代先賢倪雲林、吳鎮、徐渭、黃賓虹、齊白石等大家們的作品,是以超越自身簡單表面的形式,成为一个时代的楷模。
筆墨雖然是藝術最基本要素,以至於以什麼樣的形式表現什麼樣的意境,以什麼樣的筆墨表達什麼樣的情感,是中國藝術歷來追求的更高層次的精神嚮往。中國藝術是以形而上,而這一形式也不是一般人認為的那種玩弄形式的筆墨遊戲。古人對形式的認知和理解,早已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層面。刻意地追求筆墨形式,說到底那只是一個玩弄形式的空洞之作,必缺少有實質的內容和思想。簡單的以形式作為藝術的主體,隨著時間推移,會使人的審美疲倦,其結果是逐步地將自己困死在另一狹小空間裡,無法走出更为廣闊的藝術空間。也不是說藝術可以應該捨去形式,沒有扎實的筆墨基礎和良好的藝術素養,盲目地去追求精神,这样傳達精神最基本的要求都不可能實現,此時不妨回過頭來認真審視先賢們對藝術真諦的把握。
藝術之為構思、佈局、章法,每位藝術家都有其特有的表达形式和筆墨語言。但是,形式不是風格的唯一,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奇異,而不顧藝術的內在規律,只是一種以畫材堆砌而成的累贅。探究中外藝術大家對形式和內容的處理,形式與內容是怎樣達到高度完整統一,這是一個大課題,在此不作深入的闡述。完整的形式在藝術中的重要性,僅次於藝術精神的表達。形式的不自然不完整,當然也不存在悅心之美,創作隨時隨刻都要考慮到藝術的完整統一這個問題,這是体现出一個作者的藝術水平和素養。形式離不開構思設計,但不能永遠只停留在這樣的形式上,創作過分的講究理性安排,作品必然寡淡無味,缺乏生動鮮活的生命。精心設計安排,處處到位不失,必然毫無激情可言。只有以率真筆墨,方可達到藝術內在之真。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沒有內容的形式,形式也就成為多余,自然也就成為空洞。藝術表現雖離不開形式,也不能被形式所困,被形式所左右。沒有思想和靈魂的形式,猶如飄浮之雲,空洞乏味。
當今中國藝術出現的種種弊端,最根本的問題是藝術教育體制出現了問題,造成今天中國藝術江河日下的局面。從新文化運動到現在,雖時間不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崇洋媚外思潮的衝擊,致使中國藝術的精神喪失殆盡,代之以媚甜、燥野的藝術作品之橫行,普天之下千人一面,難得有幾位不入時流,格調高雅的作者,在这浮躁的社會環境,使得這些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卑躬曲膝,完全沒有了自我,完全沒了過去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求真精神,更沒有敢為天下先的藝術精神氣概。當代藝術是俗在骨、銹在心、髒在魂。對於當下這些現象,完全可以以“急功近利”這四個字來概括。
所以,如今中國藝術的發展已很難找到內在的文化精神支撐,許多藝術家缺乏思想追求,沒有藝術實踐,不重視生活,只是模仿、抄袭、復制,毫無原始創作可言,這樣下去,若想重現中國藝術昔日的輝煌,可能嗎?
以上只是個人對藝術的認識和對當今藝術創作現象的拙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