讪同鞋后壮年得子,满月小宴,邀三二老鞋小聚,酒喝得酣热时开始大议日后养老之事宜,说着说着,总感到背后有一丝丝凉意,我们这些所谓的后壮年即将成为鸡肋,老年生活甚是未知。
传统理解养老无外乎二种形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按我大中华的儒家伦理家庭养老是主要形式,可一胎政策已运营近四十年,现如今青壮年的小两口要面临照料达八个老人的宏伟场面,家庭养老将面临无人照料或无法照料的窘迫场面,家庭养老以近乎是个伪命题。
社会养老是必须建立在有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下才能得以实施和完善的,目前欠账太多,远远不能满足滚滚而来养老洪流。
是不是无路可觅、无水可寻了吗?那到未必,亲情支撑不起、社情漏洞太多,还有友情,即同学、同事、战友、好友,只要三观基本一致就可抱团取暖、一起养老,形式多种多样,可租房、购房在一起,也可众筹建养老小基地。把有限的一点资源尽可能地放大使用,将养老在自我还能简单料理的阶段有一定的生存质量。无法自我料理的二阶段也只能交给家庭和社会,别无良策。
养老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何种方式进行,时世弄化人,不必怨天尤人,来势接招,多过一点有生活质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