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些天,在整理房间。来一次新年大扫除,新年新气象嘛!房间整洁了不少,心情也美好了。
为了整齐,美观,把书在书架上重新竖着排了一遍,感觉好多了。扔掉了许多纸盒子,快递寄来时,觉得很厚实,可以留作它用。在这些纸盒子放了长达三个月或者更久,终于决心将它们处理掉,腾出来很多地儿。对衣服、书,有分离出来不再需要的,但…还舍不得丢掉。
以前,我不喜欢扔东西,用一个词形容叫做“恋旧”。久而久之,物品积攒多了,则很精彩地展现出什么叫做“囤积症”。很多就堆在那里,好久都没再看过。之前买书小心翼翼不愿拆掉塑封,被舍友抢过来边拆边说:“我最愿拆包装了”。新书在看第一遍时,特别爱惜,生怕窝到角,翻页也很轻。因为想看完时外观依然保持原样,颇有轻微强迫症。实在是,不太舍得扔东西,因此物品越积越多。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很多人把它发挥地很好。
02
想到前几个月给我触动很大的一部剧《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面对自己拥有的物品,有多少是很久都没碰过的呢?整理的意义在于疗愈,必先丢弃然后再收纳。电影描述,丢弃,有关取舍。同类物品集中,分类取舍。比如,首先将衣服堆在一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留下,另一部分丢掉。一件一件地拿在手中甄别出让自己怦然心动的,没感觉的放到丢掉一边。然后,对着要丢掉的一边说感谢陪伴之类的话。这样,直面物品,是跟物品在做沟通,认真地问自己的心。书籍也是这样,小物品…房间内的一切都是如此先集中,再分出留下or丢弃。这样,会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重新思考。通过和自己对话,会发现自己取舍之间的标准,思考自己的判断力。也许这些思考,都是你之前所忽略,业已习惯了的。
整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到观念认知方面。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习惯。要知道,形成的习惯是难以轻易改变的。不给意识做减法,整理一时轻快也会很快恢复原状,难以持续。要改变行为,从促进认知改变开始。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整理,让房间留下的都是让自己怦然心动的,而且这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要知道,我们的心情会受到周围的环境、物品影响。整理,在和物品很好相处的同时,也让内心做减法,去把有限的注意力关注在怦然心动上。让内心舒畅,有热情做喜欢的事。把时间、精力,更多地“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于我,一时之间精简做减法可以,但是做到断舍离太难,尤其是下狠手处理掉衣服、书…。也许是因为时间久了产生感情,也许只是舍不得。但,开始整理,总归不错,已经培养起丢东西的意识。接下来,就是在和自己对话中更好地去做好整理。这,也是取舍之道,生活的艺术吧。
03
怦然心动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生活追求。房间内充满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物品,会更容易体会生活细节,也会感受内心体验,更加热爱生活。明白,少即是多。
你的房间,来一次“怦然心动”的整理吧,感受心动的美好。
简年:第7篇。
*思考,升级思维方式。
*改变,始于认知,成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