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播出了一段时间,一拨又一拨的话题随之而起。这并非流量小鲜肉的青春偶像剧,也跟穿越、古装、玄幻、谍战等流行元素无关,这是一部由大多人称“老戏骨”或者资深靠演技行走的演员主演的反贪剧。虽有悬疑、侦破,也有厚黑学层层递进的中国官场现状,但这些都不是这部正剧获得如此关注度的主要理由。
《人民的名义》第二集播出时,已经收视破二,同时段排名第一。豆瓣评分也令人惊奇地达到了近年国产电视剧中罕见的9.1分。按理说,国产剧即便收视率、网络点击率很高的情况下,一般情况类似豆瓣这种评分系统也不会给出高分,原因就是即便满足了粉丝需要,也不会让更多的看过的人产生好感。这几乎已是一种惯例。
之所以能够高分获得几乎一边倒的赞美和相当程度的关注度,当然跟质量、演技以及越来越有质感的悬念、丝丝入扣的细节有关,但这些对于《人民的名义》来说又并非绝对原因。与其说我们是在欣赏一部电视剧,哪怕它的剧情关乎反腐或者当下官场等现实角度,还不如说是我们更是在通过一部现实主义角度的电视剧,在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昨日之事过去得有点恍惚,但细心地观望之余应该可以提示一下未来吧。这大概是那些拥有不安全感的人的一种折衷办法。剧中侯勇有一句台词,大概是说当了几辈子农民穷怕了……“穷怕了”确实是几代中国人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而正是这种“怕”制造了我们的懦弱、盲目和贪婪。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国家的大环境是在反腐倡廉,这些年从上到下很多腐败官员下马了,从不时传来的新闻中也能看出来,干部级别越来越大,惊心动魄的数字和场景也越来越生猛生动。但,这些数字和文字仍让更大范围的百姓有隔膜感。换言之,我们不知道这些人和事在现实中都是怎样推诿、表演和做出一件件违法之事的,他们具体到个人,又是怎样一点点、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电视剧是影像化,将现实再度创作之后,用影像语言将之细化和艺术化,使之变成一种具有形式感的“材料”。当你看到那几面墙的现金时,一定会对“触目惊心”有所更直接的体悟;当你看到侯勇对贪腐官员惟妙惟肖的刻画,一个老练又拥有强大理由的官员在金钱面前的现行和狼狈,你也才算知道所谓真实的“表演”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大概十多年前,我们的电视剧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反腐剧,其中涉案剧也因为反腐元素也一度风靡。比如2003年一度成为话题的《国家公诉》,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但成为热播剧,也让全民展开了相当近距离的热议。但后来,大概2006年前后,正经的、主流的反腐剧就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关注焦点。热播剧或者年度焦点话题电视剧、现象剧集都已跟反腐剧无缘。这种停滞,并非创作者的黔驴技穷,而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类剧本身桎梏较多,又难以把握,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常常算是“高危作业”。
《人民的名义》仅从名字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部有“名义”的创作,无论是尺度还是对于创作者来说的深度,都有着他人意想不到的“创作资源”。“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等官方背景,已经使之成为一个拥有足够创作自由的前提。
对于一部现实主义电视剧来说,无论是尺度还是创作的维度,其实都不是成功的绝对条件。以《人民的名义》来说,我们关注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曾经的恶和险,以及是如何度过的,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哪些传奇和不为人知的细节……我们关心的是我们明知险恶但又常常只能无助的环境,即便已是事后诸葛亮,但也仍可作为反思前事、展望未来之用。另外,如果单从演技上来说,我也不觉得张丰毅、吴刚这些所谓的老戏骨有多出色,包括一出场就给人以惊艳之感的侯勇,他们只是相当程度地维系了一名演员的底限。
“中国官场生态的画卷”当然不是为了吓唬那些本来就已经身处不安全感之中的人们,而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这里的坑坑洼洼和曾经甚至还在进行中的曲折,乃至产生一股排斥力和抗拒力,既是对金钱诱惑的免疫,也是给人以一种新的信心。
回到剧集本身,这样一部现象级正剧虽然虏获了一批包括年轻观众的芳心,但也无法彻底取代偶像剧的风靡,毕竟小鲜肉才是流量和“文艺价值观”,这个既是趋势也是暂时没法消失的东西。但一部反腐剧代表的正剧成为收视热点,这当然是好事,从多元创作来说也丰富了大家的选择,也让老艺术家有一个可以展现的舞台,尤其是在小鲜肉纷纷沦陷在“倒模替身”的传闻中时,一些拥有艺术底限和基本功的老艺术家自然可以为行业吹送一点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