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史146
今日启发:
Elton:
第九章 中世文化与禅(一)
第一节 室町时代与禅文化的普及
建武中兴
中世镰仓幕府末期,以后醍醐天皇为首的皇室公家守旧势力,发动元弘之乱(1331),几经失败,最终于元弘三年(1333)推翻镰仓幕府政权,试图将镰仓时代的公家·武家二元政治恢复为天皇亲政,由天皇独揽大权,改元建武,实行所谓的“建武中兴”。然而,作为公家一统的新政权,复活旧庄园制,对武士领地加以限制,无视武家的既有利益,而且为建皇宫,大兴土木,增加农民的负担,引起了武士和农民的不满。由此产生公家与武家之间的纷争,以及农民的频频起义。后醍醐天皇的建武新政失败,公家一统的新政权仅存在两年半便瓦解了。由此,后醍醐天皇逃至吉野,自称正统天皇,建立新政权,号称“南朝”。镰仓时代来自武家名门出身的足利尊氏将军,则另拥立光明天皇,任征夷大将军,建武三年(延元元年,1336)在京都成立“北朝”,再兴幕府,称足利幕府(后改称室町幕府),制定武家政治纲领《建武式目》和建造“安国寺利生塔”,标榜这是“治世安民”的政治,宣扬“德即嘉政,政在安民”,“施万人归仰的政道,乃应是四海安全的基础”。从而形成了吉野和京都的南北两个对立的朝廷,史称“南北朝”。
图片
室町时代
“南北朝”内乱时期,下层武士、家臣和庶民,反叛上层的权力者,比如,出现地方武士和农民联合武装暴动、诸国不断出现家臣推翻主君、庶民反抗统治者等局面,隶属于公家和寺院的人们,争取身份的解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出现了史称“下克上”的现象。“下克上”这个词,成为南北朝·室町时代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潮的代名词。但是,足利氏的将军们拥有实力,室町幕府仍然继续存在。明德三年(1391)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消灭南朝,获征夷大将军这个武家最高职位的荣誉,确立了与各地诸侯的主从关系,后任公家最高官职“太政大臣”,被称为“建武天子”。他于应永十一年(1404)受到中国明朝册封,向明代朝廷朝贡时,在呈明朝皇帝的国书上自称“日本国王”。足利义满在吸收和融合古代王朝的典礼制度和公家权威的基础上,制定了武家的典章制度,树立了将军专制的权威,实现了全国统一,将政治权力中心移至京都室町。但是,他没有取消庄园制,反而依托其上,扩张自己的势力,以完成武家政治。至此,公家、寺院支配庄园,武家支配领地,室町幕府还具有公家·武家的二重性格。在这种公家、武家支配的均衡中,足利幕府进入全盛期。足利义满任职“太政大臣”约半年,辞职出家,让将军职给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应永十五年(1408),足利义满病逝后,朝廷还给他一个“太上皇帝”的称号。
在“下克上”社会变动的后续情势下,其后围绕幕府内两大派和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继嗣之争,又爆发了“应仁之乱”(1467)。以此为契机,日本长期陷于战乱,京都几乎化为灰烬,地方诸侯各自占有自己的领地,出现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且各地农民起义频发,不断扩大,时局极不稳定,强化了社会整体“下克上”的风潮。室町幕府经历了十五代,至天正元年(1573),尾张地方军事、经济实力强大的战国武将织田信长,将足利氏末代将军义昭放逐,结束了足利幕府的统治和朝廷的权力。也就是说,从推翻镰仓幕府政权、南北朝的建立和内乱、足利义满的消灭南朝、经历“应仁之乱”,至织田信长消灭室町幕府这一时期,日本史上称室町时代(1333-1573),日本文化史也进入中世的全盛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