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所以,许多古诗词里总是少不了船的影子。今天,我们不妨列出几首,看看哪些是你熟悉的?你还知道哪些诗里也写到了船呢?
01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是“小儿科”,小学课本里选过。诗歌非常简单,但是如果细细品味,则意味无穷:傍晚时分将船停靠在水气朦胧的水中小岛旁,天色暗下来,我又有了新的愁思。这里的“愁”指的是思乡之情。《诗经·君子于役》篇曾说:“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以一位妇女的口吻写道:丈夫在服军(劳)役,不知哪天回来?天要黑了,鸡进了圈,牛羊也知道回家,让我怎么不思念外地的丈夫呢?古诗里常常会有诗句,写傍晚时分浓烈的乡愁。比如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写的都是这种情绪。
回到这首诗。后两句是指所见:旷野中看到远处的天空比树都还要低,清澈的江面上投下了月亮的影子,离我如此之近。隐约透露出一种欣喜和慰藉。
同样是抒发羁旅中的乡愁,诗人王湾则写出了不一样的意境:
02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生卒年不详):字为德,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史学家。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考中进士,授荥阳县主簿、转洛阳尉。公元729年后去世。王湾是北方人,但“尝往来于吴、楚间”,作南方之游,“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同样是写游子的乡愁,但是这首诗意境开阔,整首诗歌透露出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
旅途在青山外,舟行在绿水前。潮水涨满,江面更显宽阔,顺风行船,风帆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旧的一年还没结束,江南已透出春天的气息。家信何时才能到达?北归的大雁啊,快快把信捎到洛阳去吧。
据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深得当时宰相张说的赏识,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能与之抗衡的诗句非下面这首诗莫属了:
03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杜甫的晚年所作。“安史之乱”后,由于得到成都尹严武的照顾,杜甫全家寓居成都。765年,严武去世,杜甫离开成都,辗转到达夔州,因为夔州都督的照应,布置了一些田产。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年底到达衡阳,后来因种种原因,长期滞留在湖南一带,770年,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诗歌大约是写于这些时候吧。
这首诗中,杜甫是漂流无依、孤独、凄凉的:自己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到处漂泊。但尽管如此,作为一代“诗圣”,对于景色的描写,真是举重若轻: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他的凄凉和不幸、才华和遭际,虽然是自己的全部,但是在这广袤的天地之间,又是多么渺小和微不足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是人类永恒的孤独。在飘荡的江水中,一代诗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消逝于历史的尘埃中。770年,杜甫病逝于孤舟,享年五十九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满河的月光对应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星光:
04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这首诗也是写乘舟时所见:漆黑的夜晚,远处的渔灯像一只孤零零的萤火虫,透着微弱的光,当微风吹起水波时,渔灯投在水面的影子也四散开去,仿佛是满河的星星。
这样的夜晚,不也是令人陶醉的吗?
乘舟而行,孟浩然看到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湾看到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杜甫看到了星星低垂于旷野,月光随江水奔流,而查慎行则看到了一盏渔灯的光散作满天的星星。这些都是多么奇妙的人生体验啊!在乘舟而行时,他们内心的感受是独特的,当我们读这些诗歌时,我们读到的是这一个个不同的人。
“一个人不可能去实践丰富的历史,但一颗心却可以感悟所有的灵魂”。当你站在大河之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泰戈尔曾说:“我把那些已逝去的世界上的繁荣带到我的世界上来”,你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