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一位未曾谋面的律所同事通过我们共同的朋友要了我的微信加我,看到消息,想必一定是有事找我,就毫不犹豫地通过。随后,她非常礼貌地、略带焦虑地跟我诉说她目前工作的困惑,希望作为过来人的我,能给她一些建议。从她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她的不知所措,纠结迷茫。
她的情况是这样的:2015年,进入律所实习,通过一年实习期,今年6月刚刚拿到律师执业证。目前工作面临转型,不知道应该选择做具有挑战的专职律师还是追求稳定的公司法务?做专职律师就要面临案源、律所管理费、保底收入、基本生活保障等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以她目前的能力来说都是不可控的,一切都是未知数。而选择做法务,虽然说相对律师,稳定轻松,朝九晚五,但是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来说,千辛万苦通过“中国第一考”——司法考试,到最后选择做法务,似乎又心有不甘。其实她内心是喜欢做律师的,但是心里又害怕走出那一步,面对那些未知和不可控。她说,她做一件事希望对这件事有100%的内心确信,所有的风险都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这样做事才会更笃定,心里不慌。所以她很纠结。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是否也经常面临这样两难的选择?挑战的“喜欢”和舒适的“不甘”,你会选哪个?
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在美国,有一位知名的画家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画展。一位日本人给她写了一封信,讲了他的困惑:他年近30,在一家医院工作,从小爱好文学,他不知是否应该放弃这份令人厌倦却收入稳定的工作,选择可能有很多未知困难的写作?摩西奶奶回信说:做你喜欢的事,上帝也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于是,他弃医从文,开始写作,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作品引进中国后畅销不衰。2010年曾荣登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他就是日本情爱大师渡边淳一。
在中国,同样有一位知名的作家传奇奶奶,60年开始认字,75年开始写作。2013年4月,部分文字刊于《读库1302》《读库1304》,并陆续刊于《新青年》《北方文学》等,老人阅历丰富,历经战乱、饥荒年代,笔下故事篇篇精彩传神,每个字都“钉”在纸上,每个字都“戳”到心里。部分文字面世后,好评如潮,感动了众多读者和网友,为老人赢得了众多“姜丝”。10月出版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即得到中央电视台“读书”、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梁文道“开卷八分钟”等专题推荐,《新周刊》、《南方周末》、《读者》等专题报道,并入选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成为畅销书籍,至今奶奶已出版三本作品。他就是传奇老人姜淑梅。
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会专注事情本身,而非可能遇到的困难。三十岁的渡边淳一在面临弃医从文的抉择时心里没有纠结吗?六十岁的姜淑梅在决定认字写作时没有考虑会遇到很多困难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他们用开始阐释自己的喜欢,用坚持成就自己的成功。喜欢一件事与其彷徨犹豫,不如即刻行动。
“知乎大神”采桐在《精进》一书中提到的“精益创业”对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提供了参考。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如果不构建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做试验,就无法在现实中被测量,更无法基于反馈来学习,而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闭门造车,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离航向,直至走进不可逆的失败的深渊。
精益创业的价值在于,在这个动态演进的市场里,找到一种可操作的适应市场的方式。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是在周密、系统的规划后,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可是在市场环境下,存在太多的或隐或显的不确定因素,作为创业者,你如何成功地识别和观测这些因素,统合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制订出一个正确的计划呢?即便你的计划在此刻完美无缺,又怎能保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仍旧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呢?而精益创业的思想,则是抛弃这种冗长呆板的计划,用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精益创业”的思想对我们应该如何做选择同样适用。与其担心害怕,等到有能力战胜穷尽想象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如开始行动,在过程中不断摸索,改进,修正,克服,战胜,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回过头来看,其实实际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中要容易得多,做喜欢的自己才有可能成功,你要做的就是现在开始。
有人可能会说,做事情,时机很重要,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等到最佳的时机出现,才能事半功倍。这么说当然有道理,正如我同事考虑的那样。但问题是,你可以容许自己等待多久来等一个好时机出现呢?要知道,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成本的。并且当有一个好时机出现时,你真的有能力识别出它吗?即便你能识别出,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抓住它呢?既然很可能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样都是不明确的,那么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时机”上。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回到开始,针对同事的困惑,我个人的建议是:
1、每个人的选择是基于自身经历、阶段性客观情况等因素决定,无论是做律师还是法务,其选择没有对错,在两者各有利弊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开始就是最好的时候。他人的人生经历指导不了你的人生,自己的人生还需自己抉择。
2、人生哪有什么万事俱备,变数或是惊喜无处不在,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发生,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做好当下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过程中不断学习沉淀,吸收反馈,使自己变得强大,让自己在面对变数时从容淡定,迎接惊喜时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