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看到一位妈妈不停地趴在孩子耳边给他讲道理,孩子目无表情地听着,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对于妈妈喋喋不休的灌输,除了麻木似乎很难有更好的应对。别说孩子,就是大人,道理听多了,也会心烦,恨不得堵上耳朵。
孩子觉得窗帘上的两个苹果像恶魔的眼睛,所以睡觉时不让妈妈拉窗帘,妈妈却觉得光线太亮,影响睡眠质量,坚持要拉窗帘,孩子开始哭闹,妈妈一遍遍给他讲道理,告诉他不拉窗帘的坏处。然而,因为没有理解孩子的心理,再多的道理都无济于事,最后变成了两个人意志的较量。
道理通常是观察、逻辑和推理的结果,而心理则是人的主观体验。两者一个来自于逻辑分析,一个来自于主观体验,无法互相取代,甚至会截然相反。
与物质世界减少增多的原理不同,心理通常遵循减多增少的原理。比如越是把爱分享出去,心中的爱就越多。越想去除压力,压力反而越大。两个人吵架,宣泄愤怒,却越吵越来气。
人遇到痛苦的事,本能反应是逃避,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减缓痛苦的逃跑路线。找人倾诉,疯狂购物,大吃一顿,晒晒太阳,这四种方式中,越是不依赖于外物就能化解,越是心理健康程度高。
心理的成长注定在挫折中前行。经历过的痛苦,只要还没将你压垮,就能变为成长的养料,让你更加强大。而越是心理强大的人,对于外物的依赖也就越低。
因此,心理咨询的原则必然是自助,咨询师不能替代来访者做出选择,而要支持来访者勇于直面,否则痛苦会不减反增。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健全而成熟的人,注定一步步走向孤独,或者说独立。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越是替代孩子,孩子越无法成长,越是鼓励孩子面对挑战,他越是成长迅速,日益强大。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逃避造成的,想要逃避痛苦,痛苦反而更多,只有转而直面,才能让痛苦止息。
说到“止”,想到那个著名的童话故事。森林中有个大湖,湖边长着一棵高大的木瓜树,树上结满了木瓜。有一天小白兔从树下经过,一只熟透的木瓜被风一吹从树上掉了下来,咕咚一声掉到了湖里。小白兔听到咕咚一声吓了一大跳,以为是大怪兽来了,于是拔腿就跑。
狐狸看见小白兔慌慌张张地跑,忙问:“小白兔,你跑什么呀?”“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快跑呀!”狐狸以为咕咚是个可怕的大怪兽,也跟着没命地跑起来。一路上,他们碰到了猴子、狗熊、斑马、大象、老虎 ,大家都跟着没命地跑,加入逃跑大军的动物越来越多。
最后它们碰到了狮子。“什么东西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狮子问。跑得满头大汗的小动物停下来,七嘴八舌地说:“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是个什么东西?”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回答不出来。
这时小白兔说:“咕咚就在湖边上!”狮子说:“那你带我去瞧瞧吧!”于是,小白兔带着大家来到湖边,咕咚在哪儿呢?怎么没看见呢?这时,又一只木瓜熟透了,掉进湖里,发出“咕咚”的一声。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咕咚不是可怕的大怪兽啊,于是哈哈大笑起来。
古人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像故事里讲的,只有先停下来,才能安定地思考,才能问出关键的问题——“怎么啦?是什么?怎么办?”然后,才能一步步接近真相,化解问题。
对待客观的物质世界,我们可以观察,判断和推理,对于主观的心理世界,我们只能不断深入地体验、觉察。明白两者的不同,就能建立起心理学的视角,避免用道理解决心理问题的徒劳,学会尊重自身和他人的内心体验,采用符合心理法则的方式直面内心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