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急诊室里最赤裸的人性百态——医生、病人、看护人员,在生死拔河之间,体现人性的光辉与体制的残酷。
————傅志远
在浏览器搜索“暴露人性的地方”,出现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可见,医院本就是个是非之地。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梦想,有多少人要当医生,多少人要当老师,多少人要当警察,而最后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人?我不从事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对医生的了解也仅限于生活中和这本书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性的认识也逐渐从“人之初,性本善”,过渡到了“性相近,习相远”。有甘于奉献的人就有自私自利的人;有孝顺父母的人就有只为了遗产而不顾父母死活的人;有为了生存不得不提前出院的人就有为了休假恨不得住院一个月的人。本书第一章讲述了6个“残酷的”现实。
与老太太非亲非故的外乡看护的嚎啕大哭与家属冷漠的态度,到底谁能让那个被放弃治疗的老太太 安心的离去。
医院里,每天都上演着生离死别,眼泪,无疑是人们最自然而情感流露。第一个故事中的老太太因为腹内有数不清的肿瘤,而造成了肠梗阻。被送进医院之前,她被子女们寄养在养老院里,子女们只有每年一次的探视,对她的近况一无所知。在与家属商量手术细节的时候,对方最初以时间太晚为理由,拒绝到医院讨论。医生在为病人得病情做出努力的时候,家属的回应竟只有:“没空来医院”,“顺其自然”,“不打算做积极治疗,时间到了,你们医院自己做主,叫太平间接走就好……”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想,我,只觉得全身发冷。外乡看护每天照顾着老人:喂食,翻身,拍痰,按摩一样都没有少,老人离去时却忍不住流露出了真实的感情,看着冰冷的遗体嚎啕大哭;专业的医生和护士没有因为老人的离去留下泪水,基于工作的专业性,他们不能也不应该流。同样“淡定”的还有病人的家属。因为在接到电话的时候,只有一句:“我知道了。”
在异乡打拼的人,除了要面对工作的辛劳和辛酸,还要面对许多的不友善与不近人情的漠视。
第二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两个异乡打拼人的情况。
第一位是一个黑黑瘦瘦的年轻女子,她被老板娘送来的时候,患有胆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老板娘一度埋怨是女子想要偷懒,伙食太好才会诱发胆结石,并不是辛苦劳累导致的。老板娘不停地询问医生住院和不住院,手术和不手术哪个省钱,骂骂咧咧的打电话诉苦,因为病情严重,病人决定手术,所有手续都是病人自己办理的,住院手续是好心的护士帮忙办理的。推开手术室的大门,空无一人。结果可想而知,那个黑黑的大姐自然是丢了工作。
第二个则是一个泰国劳工由于胸痛就诊,带他来的工地主管一直坚持买几盒药就离开,说这位泰国劳工是装病,然而诊断结果为主动脉剥离,急需手术。了解情况后的工地主管悄悄找医生谈话,得知主动脉剥离是定时炸弹,随时会病发去世,为了不承担责任,主管联系其家人把他匆匆送上飞往泰国飞机。结果也显而易见,所有的医生、读者都不知道那个泰国劳工是否顺利回国,是否顺利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