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应该说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是由青铜铸造而成,却贵如黄金,被人们称之为“国之重器”。
青铜器造型奇特、优美,一器一形,百器百状,莫有同者。一经出土,便引起海内外的瞩目与关注。令世界惊叹和赞叹,国人骄傲和自豪。
据专家学者说,如此“重器”,其外表的凹凸花纹及内在的阴刻铭文,却是用一种所谓的“失蜡法”和“模范法”所铸造。真是巧夺天工,妙不可言。利用青铜器溶点低、硬度高的特点,可以说,把“科学技术”发挥到了极致,真正的体现出先民敬业的“工匠”精神,为“子子孙孙”树立了好的榜样。
当然,从自身爱好书法的角度,我更关注的是其器上的铭文。青铜器上的铭文,虽然是铸造而成,但却各显风姿,独具特色。非模板而出,无一雷同。由此可见,书者众多,非一人之所能为。既有官方书家,也有民间高手。雅俗共赏,共铸辉煌。总之,齐心协力,都是围绕着青铜做“文章”,力争做到器物的“美仑美奂”。而且,那时的人们,就存在有“精品意识”,“器”不惊人死不休,让“子子孙孙永宝用”。
文字依器随形,自然而书,如众星捧月,似大海藏珠。点画、结构、章法的处理,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个时代的篆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毛公鼎》、《散氏盘》等代表作,是书家临摹的优秀范本。望着那神秘而诡异的汉字,让我们仿佛回到远古,与他们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