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被爱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作者 | Shae
来源 | Wakeup Psy(ID:wakeuppsy)
她拼命优秀,是害怕不被爱来自萝卜心理Psyrobot
远晴很优秀,从一个闪亮的大学毕业,在一个未来可期的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她从小就很懂事,一路走过来,都是“别人家的小孩”。
如果你再凑近一点看她,你会看到她的优秀背后,是一种近乎偏执的自我苛求。她会为了一个方案死磕n遍,如果做得不好,就会狠狠责怪自己。她很少给自己放假,不愿意也不会享受生活,永远在路上,疲于奔命。
如果你心疼她 ,让她别这么拼。她会轻抿嘴唇,抬起下巴,问你:
“我不拼,竞争这么惨烈,我怎么往上爬?”
”我不拼,我爸妈的面子往哪儿搁?”
“我不拼,我喜欢的人凭什么喜欢我?”
在她的世界里,一个人有多优秀,就能得到多少爱和肯定。而不优秀的人,是配不上被爱的。
优秀是她坚硬的铠甲,又有谁能看见,里面藏着一个害怕不被爱的小孩?
▷1◁
生存契约:优秀才会被爱
我们所处的时代,功利冷漠的评判标准肆意横行。有钱,有地位,有才华,就捧在天上;落魄了,穷了,失势了,就被踩在脚底。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更有竞争力,也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和期待,把这一套“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评判标准,有意无意地引入了家庭:
成绩好,就对你笑,夸你,带你出去玩儿;
成绩不好,就斥责你没有用,哀叹自己为了你这么辛苦不值;
听话,就接受你;
不听话,就贬低你;
孩子渐渐内化了这样的信念:我本身是不值得被爱的,只有努力表现,才会得到爱。而一旦我做错了什么,爱就会被收回。
他们想不通,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无缘无故的爱呢? 只有穿上优秀、强大、甜美、迷人的外衣,才会得到关注和爱。一旦脱下外衣,里面那个脆弱和恐惧的孩子,又有谁会在意?
这就是孩子们在年幼的时候,和世界签订下的“原始契约”。
心理学家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解释道:小时候,大多数的我们都与自己的原始照顾者无意识地订下了契约。
为了换得爱与认同,我们同意让自己成为他们所要求的样子。为了符合社会、父母和老师的期待,我们都无意识地以某种方式同意妥协自己的生命能量和本质。
被如此对待的孩子,长大了,也会持续保持一股想要优秀的驱动力,这股力量或许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世俗的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
严厉的判官:我不够好
沉重的代价之一就是,即使得到了赞美和肯定,内心深处还是不时会冒出自卑、惶恐、惴惴不安。
他们的心里,有一个严厉的声音。它会持续地跳出来,火眼金睛地指责你的各种“还不够好”,他会告诉你:“你不够迷人、不够聪明、不够努力、不够敏锐、不够有实力...”
重点是,它似乎从来不会对你完全满意。无论你怎样疲于奔命,你都不能让它停息。它还是会不断地要求你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不停地挑剔你、攻击你。
克里希那南达把这个内心的声音称之为“严厉的法官”,它是造成人们一直深信自己是个惊恐而羞愧的人的重要因素,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上携带着这股能量,它呈现的方式则包括内在的声音和外在的投射。
这就是很多优秀的人,内心却总是自卑的原因。
董卿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她在一段采访中提到,父亲的苛刻超乎想象:“不要我照镜子,不让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文体活动”,高中的时候,她必须要去宾馆打工,每天只能挣一块钱。
她说,尽管成为了知名的主持人,还是时不时会自卑。
在亲密关系里,他们也容易玻璃心,害怕不被爱。
因为没有被无条件的爱过,他们打心底里不相信,有人会爱上他们本身。只有表现好的时候,才会被爱,否则就会被冷落、被抛弃。
他们不敢展露真实的自己,像是内心住着一个怪兽。那个小怪兽,装着很多感到孤单、不被爱、不被关注、被遗弃的伤痛。
他们通常骄傲地隐藏着它,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他们也关闭了自己的心门,不允许任何人走进内心。
当他们遇到心动的人时,那份连接的渴望也会带来深刻的痛楚。向一个人敞开,意味着他看到真实的自己。他渴望又不敢相信,有人会爱上内在那个脆弱、悲伤的自己。
如果没有经过这种感受的恋人,很难明白,为什么对方有的时候,会这么敏感。因为,当他们挣扎着,打开自己的内心时,一个眼神、一句无意的话,都可以搅动他们内心的伤痕。
所以,当他们展露自己的脆弱的时候,请轻轻的,带着爱和理解,融化他们。
那份激烈的自我苛责可以帮助他们前进前进向前进,可很少有人可以一路绿灯下去。把被爱和自我价值感建立在自我的表现上的人,一旦遇到无法逆转的挫折,就可能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当遭遇了人生沉重的“滑铁卢”时,内心充盈的孩子会倾向于将它归因于“外部和可改变的原因”,他们会比较坦然的告诉自己“下一次会更好”。
而自我苛责的孩子会倾向于归因于“内部和稳定的原因”,他们可能会因为每一次失败而深深地怀疑“我不够好”,当打击太大时,他们的自我会剧烈的动摇。
那种感觉,就像是寄居蟹的壳被抢走了,刺猬的刺被一根根拔光了。
▷3◁
被爱,不需要完美
即使付出沉重的代价,很多人也停不下来,因为他们内心有一个恐惧的声音:如果我不逼着自己优秀,那么我不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了吗?
心理咨询师曾奇峰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女孩在咨询过程中问他:如果满分是一百分,你会给我打多少分?
曾奇峰愣了一下,在咨询师看来,每个人都是丰富而完整的人,并不能简化成一个分数。
而对于这个女孩儿来说,她从小生活在功利的环境里,有一对拿她的表现来苛责她的父母。在她看来,如果我是90分,我就会得到90%的爱和关注,如果我是60分,我就配得到60%的肯定。
所以我需要咨询师给她一个分数,好让她确定在咨询师眼里,她可以被接受的程度。
曾奇峰看着女孩说:“100分,也就是满分。”
女孩儿很开心,又有些惶恐,她急忙说:“如果90分的话我会更开心,因为那才是真实。”
曾奇峰温和而坚定地说了下面的一段话:
我给你打100分,也是真实的。因为我是把你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
我没有把你分成好的一方面和坏的一方面,而是把你看成上天制造的一个完美无缺的产品。
即使你是一个残疾人,我也不会因为你残疾而给你减分。因为那也是你完整的人的一部分,只不过那个部分从功利的角度来讲,被削弱了而已。
我们被当做一个物品久了,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人,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建立在做了什么之上(doing),我们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价值(being)。
就像一朵花儿在初秋的夜晚开放,就像一只猫咪在慵懒的午后打盹,就像一个婴儿在诞生之初啼哭,我们爱他,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就是他。
当我们把自己当做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尺子度量的东西时,我们可以找回内在对自己深沉的自尊,就像尊重一个美好却不完美的艺术品一样。只有这样,我会放下那偏执的自我批判。
如果不优秀也能得到爱,会失去努力的动力吗?
优秀,是被爱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最重要的是,你会获得内心丰盈的确信感:哪怕平凡,我也被爱着。
就像远晴歌单里的那首《我》的歌词:我怕没有人爱,不算存在,生命剩空白。却忘了我应该,诚实对待当年那女孩;假如你看见我,这样的我,窝在个角落;会闪躲,还是说,你更爱我?
远晴,去爱那个躲在角落,害怕不被爱的小孩吧。也许有一天,会有人穿过茫茫人海找到你,告诉你:他爱你,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你。
附:练习——走出自我苛责
走出自我苛责需要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和觉察,当你再次听到内心那个严厉的法官又在批判你时,你可以不再做它的傀儡,活在惊恐和自责之中。
克里希那南达通过多年的疗愈工作,总结了一套自我觉察的引导的方法,帮助人们脱离内在严苛法官的支配:
1、认清内在法官的批判:觉察内心自我批判的声音会被什么而触发,包括:特定的情况、触发的原因、批判的语言、批判的理由。
2、感觉这些批判:感受这些批判带给我们的冲击,我当时是什么感觉?它会让我的情绪和身体产生什么反应?当批判发生时,我对自己的看法会有什么改变?
3、确认这些批判的根源:去感受是过去的什么经历造就了这些对自我的苛责,特别是孩童时期被压抑、被指责、被比较的回忆,去和那时的记忆产生连接。
问问自己,你会想到什么过去相似的情景?过去,谁曾经批判和苛责你?你在当时接受了什么样的语言和肢体的信息?当接受这样的批判时,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以“内在引导”来取代“内在法官”:内在引导充满爱与支持的能量,它是对我们个体的慈悲与理解,任何时候,当我们收到攻击的时候,感受以“内在的引导”、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去取代那部分过度的苛责。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