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位刚入群的小伙子,言辞激烈地跟人争来争去。
争的方式不大常见,就是自己抛出一个观点,然后说:我就这样认为啊,你觉得我不对的话,你拿出证据来。
按常理,自己抛出一个观点,为了证明其正确性,会自己拿论据出来,但是这个小伙子不是。
比如,说到中医,他就说中医没有用。其他群友说几千年的中医发展史,为中国人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在西医出现之前,不都是中医治病吗?他不管,他就说,我觉得中医就是只能调理。
然后又顾自说:你们觉得我在黑中医吧?我就知道。再说,中医有效率只有25%、、、云云。
正好那会儿闲着,看着他的前言不搭后语,就问了一句:这个25%的数字是怎么来的,说来听听。
恰好当时有位群友,也是医学教授,说了句,各有所长。
他回复我说:已经回复你了。
我说:哪句算回复?他说,各有所长。
不禁笑了一下,说:各有所长,会自动分解成百分之二十五和百分之七十五吗?
这时候其他人都看出来了这些话根本就没有逻辑,就也附和了。这时候,他说,看看吧,你们都针对我。
这所谓的探讨到这种程度其实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就象一个缺乏关注的孩子,唯恐自己被忽视,不惜胡闹哭喊,耍赖撒泼。
等了许久,他又说,反正我就认为中医不治病,这不是我的专业,你们专家拿出证据来质疑我呀。
连接他的话的兴趣都没有了,这是一个拽着衣角让你陪着他玩的孩子,为了这个不择手段。
这种过度被关注的需求,可能是藏在他的潜意识里,让他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启动比较激烈的交流方式。被忽视,大概是他内心里感到极其恐惧的一件事。不断地试探他人的界限,跳出来寻找陪他玩的小伙伴。
如果一个人曾经有被遗弃的经历(也未必是真的被遗弃,比如父母为了工作不得不把孩子让老人带。),就会在心里打下“我不够好”的烙印。这烙印,是在未来的生活中,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去掉的一种负面力量。
证明“我很好”,就几乎成了唯一重要的事。而“我对”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我很好”。
看到了这一点,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特别需求的人,当争论陷入失控甚至到了调动情绪的时候,安抚的良药就是一句“你是对的”。不用担心会误导对方,TA其实心里并不是不明是非,只是在那个当下,很需要他人对自己打上一个对钩。
这个确定,会使其立马放下戒备,拥有自省和反思的能力。同时,能够心平气和地听进对方的观点,让争执真正成为探讨,实现了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