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落枕的小伙伴相互给对方涂抹着精油护理。正享受着热敷的舒坦。
小伙伴一的儿子说:妈妈,去把跆拳道退款掉吧!他要不退款就告到教育局去。
伙伴一:也没几节课了,整个暑假就7节。上上就没了。
儿子:去退掉退掉!要不就告他。
伙伴一:人家开个培训班赚钱也不容易,就这几节课的钱还去告。
一看即将进入拉锯战了。小伙伴二插嘴了。
伙伴二:你为什么不想去上跆拳道啊?阿姨比较好奇。
儿子:就是不想去上。
伙伴二:是学习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吗?
儿子眼睛里开始聚集了泪花。
儿子:做不好老踢我的腿。还没纠正好又来踢
伙伴二:那是踢你了你感到没面子吗?还是让你觉得自己做不好?
伙伴一:那妈妈和老师说下给你半分钟纠正姿势的时间。纠正姿势总要时间的是吧。
儿子的情绪慢慢安抚了下来,不再像之前那么激动了。
这是一个半成功的说出孩子的需求。借由这个对话过程可以看出说出孩子的需求是怎样被实践的。
当孩子在表达一件很抗拒的事情,伙伴一开始的反应是用很多理由去说服孩子。这也正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 而这种处理方式经常会引起拉锯战和争吵。孩子会感到更委屈,认为妈妈都不在乎自己的意见。妈妈很霸权,于是就时刻想要和妈妈的霸权斗争斗争,
伙伴二的插话是当孩子表达一件很抗拒的事情后先去了解信息,具体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根据这个发生的事去推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把推测出来的感受和孩子去核实,从而引导孩子说出他真正的感受。而孩子感受到的是:妈妈在关心我,妈妈在很认真听我的意见。这个时候孩子感受到了爱和陪伴,于是情绪也会慢慢缓和下来。
或许有人会想:哪能事事都这样纵容孩子想不干就不干?伙伴二的处理方式可没有说让孩子不去跆拳道班哦!而只是在陪伴孩子,不要小瞧这个情绪缓和下来的力量。孩子感受到了关怀和爱之后,他的内心就会有力量去自己处理事情了。
我们家长很容易在孩子表述的事情上去掰扯,给建议或者是亲自帮孩子解决掉事情,但往往会忽略掉孩子表达这件事是要表达的什么感受!
于是事情是解决了,但孩子内心的委屈,不被在意的愤怒,不被理解得孤独,等等情绪都积累下来了。等着下次什么事情中爆发出来。
而且父母总觉得要培养孩子的独立啊!自信啊!解决问题的能力啊?却往往没有发现都是自己在一件一件的小事情中不断的忽略孩子的感受只解决事情,这样不断的破坏了孩子的独立,自信,解决问题的能力,
尝试着去关注孩子这个人,这个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尝试着帮孩子去表达以及教会孩子自己表达。
不要担心这样会让孩子软弱,一个懂得正视自己的软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