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汉豪强和东晋门阀之间的关系。知乎上陈江夏的答案非常通俗易懂。
豪强与门阀士族最大的区别是政治地位,也就是说:豪强+更高的政治地位+更长的时间=门阀士族。
但是魏晋以后,九品中正制的实施,让朝中官职被门阀士族高度垄断,新兴的豪强即便拥有更大的庄园,更多的佃农,也很难出任高官。
宋武帝刘裕的“寒人掌机要”政策,将中书通事舍人、尚书令史等实权文职悉委于寒人,又在政治上打击了门阀士族。门阀士族自身也在不断腐化堕落,随时间推移,沉迷于清谈和谶纬之学的门阀士族,开始厌恶“浊官”(指实务文职和武职),而倾向于出任尚书令、仆射等钱多事少的“清流雅职”,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刘宋提拔寒人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要点
1,门阀政治形成三要素: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流民御边。也就是皇帝无为而治,两三家士族共同掌权,流民参军,并且服从朝廷调遣,门阀政治才能运行下去。显然,这一格局是有隐患的。三大要素中有一个出了岔子,门阀政治的基础可就动摇了。
2,东晋结束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也正式画上句点。之后的南朝历时169年,经历宋、齐、梁、陈四朝,这都是些短命王朝。不过,南朝皇帝的威权要远远超过东晋皇帝,他们能够驾驭士族,不受其操控,最明显的例子除了陈朝是被隋朝消灭的,宋、齐、梁都亡于武将,这说明士族已经失去了控制皇权、驾驭军队的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田余庆先生认为,东晋门阀政治只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一旦条件变化,中国就又走回到了皇权政治的老路。
3,门阀政治之下,东晋七十多年没有出现大的内乱,士族间的争斗就基本局限于上层,这对民间的破坏比较小,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能让老百姓在乱世中过几天安生日子。此外皇权衰落,士族相互制衡,也改变了秦汉以来皇权对文化思想的严格控制,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学术方面儒学和玄学、艺术方面书法和绘画、文学方面玄言诗山水诗和田园诗都在东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以及谢灵运、陶渊明等文学大家。
三、门阀政治的结束
黄巢起义中杀人如麻,对门阀的政策也是简单粗暴的抢和杀。虽说他的这一举动在当时来说并没有特别的进步意义,但是他确实深深地动摇了世家大族的统治,一方面帮助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另一方面给底层社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晋升空间。也正是因为他拔除了危害中国600多年的门阀制度,除去了这一大祸患,所以他在历史中一直都是褒贬不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