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365天|第46天
文/依依思言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立冬之后,天气越来越寒冷,取暖成了邻里乡亲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过去,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靠熊熊烈火取暖。如今,城市地暖成了人们的主要供暖措施,暖气开放之后,室内温暖如春,确实感受不到冬天的寒冷。
然而,对于城市中,没有暖气设备的家庭来说,取暖成了一个难题。寒冷,侵袭着人的身心,透过每一寸肌肤,穿透毛孔,深入骨髓。
想起古代的人们,在大雪纷飞时节,还能饮酒作诗,如此闲情雅致,不免心生敬佩。
白居易的一首诗,《问刘十九》,令我印象最深刻。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酒、火炉、暮雪,三个意像组成了完美的组合。寒风瑟瑟,大雪飘飘,让人感到冷彻肌肤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
这样的浓情暖意,让人忽略了外界的寒冷,令读者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也能看到两个好友围坐小火炉,借着杯中新酒,把酒言欢的温暖场面。真是暖了身子,热了心窝。
白居易的诗,朴素,却透着真情。巧妙的安排,令整首诗语浅情深,言短意长。
一首好诗,寥寥数语即可;如同一篇好文,恰到好处即可。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都知道小酌怡情,过饮伤身。然自古以来,酒,却成全了很多文人雅士,他们在诗与酒之间尽情挥洒笔墨,留下诸多珍贵文字。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可见饮酒是古代文人常做的雅事之一。
在古诗中搜索“酒”字,可见古今中外,写酒的诗篇和文章数不胜数。有的豪迈,有的温婉,有的把酒言欢,有的借酒抒怀,有的寄情于酒,有的借酒消愁……
1.把酒言欢
豪放派的文人中,以李白饮酒最为有名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最为豪迈,可见他的一生放荡不羁,唯有美酒不可辜负。也反映了盛唐时期的治世景象,文化开放,国泰民安。
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曾这样描述李白,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可见李白爱酒,就像他爱诗一样,是爱到了骨子里。
2.借酒抒怀
然而即使身在唐朝,也并非都有长安的繁盛与开放,李白的家境殷实,自然可以把酒言欢。而很多南征百战、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却在边疆,忍受着思乡的离别苦和战争的摧残。
唐代诗人王翰,在他的《凉州词》中这样写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是悲壮的,虽略带醉意,却让人感受到诗人沉痛、而豁达的生命体验。
3.寄情于酒
苏轼曾在中秋夜,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写下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首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诗中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相互交映,看似豁达,实际上也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对人世间不能完美的遗憾。只不过诗人能将情转移,使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高度契合,不执着于苦闷罢了。
这种将杯中酒与宇宙万物相结合,给读者以眼界高远、不拘于小我的视角,难能可贵。
而大部分的人,可能还是会借酒消愁。
4.借酒消愁
即使豪放如李白,也会有孤独寂寞时刻,他同样选择了以酒来解忧。
在他的《月下独酌》中,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句句透着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邀月对影,似乎真能自得其乐,其实极度凄凉。
到了宋代,国家内忧外患,一大批的文人,诗句中也透着国家和个人的悲情。酒,更是成了消愁的代名词。明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可苦闷无处排解,该如何解忧?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有这样一句词,“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一句词,透着哀怨与悲伤,将词人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国时期的曹操,虽为一代枭雄,在他的《短歌行》中,依然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样的诗句。可见,时代不同,酒却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不可替代的解忧方式。
雪落枝丫的季节,品一杯新酒,在微微火炉旁,与友人或爱人,互诉心事,确是一件极具情趣的事。
都说唯有美食和美人不可辜负,但对于爱好文字的人来说,可能唯有美酒和美文不可辜负吧。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65极限挑战.Day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