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学记》
在很多调查研究当中,都会发现学生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但是如何能够培养自己的幽默感,是师生距离拉近这又是一个十分有难度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举了一堂语文课的例子而课中的老师他的幽默随处可见,他的幽默有以下,表达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本正经、假装糊涂、信手拈来,他把自己的幽默巧妙地融到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评价之中,而体现出了语文课应有的人文关怀。
在平时的课堂上不难发现,老师态度严肃,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而幽默,可以使师生产生亲和力,是师生之间的润滑剂。
而幽默教学,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幽默要契合教学内容,过多脱离教学内容的幽默会使学生分心;二是教学幽默,要把握时机和运用的度,而幽默为教学所需才能恰到好处;三是不能庸俗,在教学中讲些低级趣味的幽默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能够真正的掌握幽默的本领,让我的学生更喜欢我的课堂。
————霍云乔
之前上学一直在听罗振宇创办的《逻辑思维》公众号,每天都会听他说一些不同寻常的见解。今天听了他2018年的跨年演讲,关于时间的问题。其中他对中国的教育也有些想法。他提到了在中国的四川省较为偏僻的小山村中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学习成绩也许并没有城里的孩子那么的好,首先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但是在这个学校中尽管条件很差,但是却达到了当代素质教育极度想要培养的水平,他们真正的在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培养适合自己的能力,他们在课上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理想以及对教育的期望。而这些却都是建立在不用考虑升学率的前提之下的。四川大山中的学校不用每天被升学率压的喘不过气来,所以那里的教育更像是现在都在提倡的孩子为主的素质教育。我们的条件不差,而我们在苦苦追求的理想中的教育却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学校中慢慢实现。
上面的那个发人深省的例子让我想到了《学生个案诊疗》中的一些论断,一些老师们更习慣于“参观式”地、“接受式”地对待信息。这有点像逛超市,走走看看,选点有用的东西带回家。
这种阅读方式自有其存在价值,但这绝不是研究的姿态。培养“研究型”教师为什么如此困难?因为大部分教师连研究这件事的基本心理素质都缺乏,筒直可以说,他们早就失去研究的愿望了。于是也明白倡导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了。虽然现在合作学习有很多偏差和弊端,但总有看望培养出多较多的“敢问问题愿意讨论问题”的下一代,不至于像我们这样,参加教师培训,就像看展览,逛超市一样。不会提问的本质是不会思考,启动不了思维。你发现不了矛盾,发现了也不知道怎么往下想,只好等别人说,自已听。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两方面,积极主动去探讨科学知识,这就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备条件。在改变自身不利于研究的习惯的同时,要求学生们将学习的方式从接受式转化为主动探讨式,这样主动的学习就比机械性填鸭更加培养思维,同时也更贴近教育的理念。
——————刘晓彤
本来今天我预计读两节的内容,但是刚读完一节,我就有很多想说的话,甚至感觉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了交流。这节的以评价一名好教师的标准作为开头,评价一名老师,不应该以老师的角度说话,而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反观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折射了我内心的交错盘绕。从这个角度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我所教的班级,基础很差,学生上课乱插话,随意转身,甚至随意下位等现象不时地出现在课堂上,于是,我经常不得不停止授课时间处理这些问题。我想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仅仅在学生,更在于我自己。这几天,班主任和校领导常常在班级后面听课,这种现象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几个平日里不让人省心的学生也不再有一点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这种大相径庭的情况令我陷入深深的反思,在书中的一句话好像给了我答案“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如果我想要改变这个班级,首先就要改变我自己。
学生有不良行为表现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一旦教师停止授课关注处理这类事情,就会正中学生下怀,此时,我就是失败者。这让我想起上课时的一种情形:因为数学并不是那么贴近生活,所以当我在讲课时,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往往插不上什么话,如果说话也只是和课堂一点都没有关系的。但是有一节实际应用的课,问题是如何定价可以获得最高的利润,在这节课上,那几位基础很差的学生也在开口讨论着关于这道实际问题的事情。这让我意识到,他们也想要在课堂上找到存在感,学生在课堂上违反课堂纪律,实际上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想要找到存在感,我可以不听讲,但是你必须关注我。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关注那些行为习惯好的学生,借此强化正能量,少去关注那些心存不良目的的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意识到,只有认真听课,不违反纪律才能被老师注意到。实在忍无可忍时,也要耐下心来,等待下课后处理。“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与学生生命相遇的机会,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
————项连钰
读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某位年轻人来到一个地方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位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这位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一旁的人很诧异的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人家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批评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学生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学生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无疑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________黄锦
本周的读书,我读到两个孩子的故事。一个被勒令退学的孩子——比利,因为他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能够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而被勒令退学了。
还有一个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原因是她总是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其实年仅六岁的她原本就是一个活泼好学的孩子,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的第一天她是何等地激动,这么一个有纪念好处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盼,她期盼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盼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盼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盼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齐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状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务必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务必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她眼睛里充满了迷惑,老师就推荐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却被认为是“痴呆生”。
其实,教育是一门神秘的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无论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中国就有齐白石,年少时只能以木匠为生,五十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终成一代国画大师;而外国就有爱因斯坦,年幼时数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没阻碍他成年以后智力的蓬勃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家”桂冠无可分非议的属于他。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一块玉,一块可雕之玉,对他们一视同仁;并要坚信在爱的滋润下,“另类学生”终有一天都会成就自己,成为社会可用之材。无论进步、落后,都不要让我们的学生经常生活在否定中。一个学生如果很少得到表扬和激励,总是受到副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进而自暴自弃。关注缺点,只会让学生在充满挑剔的眼神下,变的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绝望;关注优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殷切期望,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取前进的动力,奔向成功的彼岸。据说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鱼夫在深海里打捞到一个硕大的珍珠,他无比兴奋,因为珍珠实在很大,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颗黑珍珠上有一个白点,鱼夫不满意。拿到家后留意的剥掉白点,就在鱼夫细心而谨慎的剥离下,珍珠越来越小,到最后鱼夫泪流满面——珍珠没了。其实,鱼夫的心态和我们的选取思路有着相同之处,就是错误的钟情于缺点,更可悲的是总跟在缺点后面,只看到学生的缺点,无法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实际上人从愚昧到觉悟、由混沌到开化,总有一个过程。教师决不能因为学生的暂时混沌,便将其看扁看死;也不能为了让学生所谓的早日开化、醒悟,而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去拔苗助长。教师要坚信学生将被唤醒的必然,要学会等待。等待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用心发现的过程。学生的品质、智慧、浅能,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得以显现。这种显现,往往稍纵即逝,我们要有灵动的心与锐利的眼光,善于于无声处听即将响起的惊雷。
——————张瑶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学记》
周末的时候重新读了《学记》并回想起当时听的讲座,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所以今天用其中的两句话来作为开篇和结尾,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