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16日是【晓晖有话说】陪伴你的第五百零二天。
【移动时代知识的真正价值】:知识在如今成为了随时随地可以轻松获取的东西,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能通过百度获取想要知道的一切信息,人人都有知识。但是,事实却和我们以为的相反。我们好像掌握了知道知识的方法,却很少能理解手上具体的知识,你看,股市上死亡的都是能把炒股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的家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答案可能是,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我们却根本不懂该如何进行最基本的学习,根本不懂在移动时代知识有什么真正价值。
我手上的这本《知识大迁徙》,就是为解决在知识大爆炸的移动时代,怎样有效学习的问题。本书的作者是庞德斯通,这个人可以说是“有货,有趣,有料”。说他有货。是这个兄弟两次获得了普利策提名,说他有趣是说,他也是享誉世界的超级畅销书《如何移动富士山》、《谁是谷歌想要的人才》的作者,这两本书都是要去谷歌和微软任职的精英们必读的书,他的写作风格常常是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最重要的是有料,他的这本《知识大迁徙》提出来了一个严肃且重要的问题,我们都学错了知识。
1
我们常人认为的知识分为方法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哲学与批判性思维属于前者,它们可以看成是知识的知识,而具体的知识就是事实性知识。庞德斯通提出了一个看上去匪夷所思的观点: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多获取事实性知识而非方法性知识。
这是为什么呢?
在他看来,社会与学校在教育上过于重视方法性知识,反而让大家轻视了事实性知识。没错,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身边都有一个超级知识库:每个人的手机百度,我们可以问百度一切问题。但是,你我思考一下,你知道问百度什么问题吗?
嗯,这怎么是个问题?
庞德斯通在书中讲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1995年4月19日,有一个身高1.67米,体重122公斤的家伙,居然在光天化日下,不戴面具的连续走进两家银行,用手枪指着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抢劫。结果不出所料,几分钟之后,他的清晰头像和行动轨迹就被警方监控,中午12点时,警察就敲开了他的大门。
“没对啊,按道理你们根本不可能看到我的。”罪犯有些懵逼,原来他一直相信,在自己脸上抹上柠檬汁,就不会被任何人看见。最终这位叫惠勒的倒霉鬼,成功跻身进入了世界上最笨的罪恶之列,而这个荒唐的故事,却在日后被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关注,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达克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正如那位愚蠢的抢劫犯,不知道他使用了错误的隐形方法。
庞德斯通借这个故事意在告诉读者,我们在生活中如果仅仅掌握所谓的方法性知识是不够的,学习者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事实,才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及其欠缺部分心中有数。
我们头脑中如果只有一些方法性知识,它会在无意中让我们懒于认真思考现实中的具体知识。每当我们想学习知识或者读书时,我们头脑中常会有一个小人说“都有百度了,还去学习知识干什么。”
搜索引擎和各种知识类网站,让我们迷失在了其中。我们只有一些单薄的关于如何获取知识的通道,却因此沾沾自喜,反而忘了去获取具体的知识。
对此,庞德斯通说道,“重大德风险倒不在于互联网,让我们知之甚少,或是接收到了错误的信息。相反,重大的风险在于它有可能令我们陷于”元无知状态,也就是说,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状态。”
2
如果我们认识到了掌握过少具体知识带来的可怕局面,该怎么办?
作者说,很简单,我们要成为广博的狐狸,不要去做专精的刺猬。庞德斯通眼中的狐狸是个多面手,思想开放,以事实为基础,有创业精神。刺猬只专注于“重要观念”,不管它是否切题,正如人手里一旦拿着锤子,就会把所有问题看成是钉子。
学习狐狸好理解,干嘛不要做专精的刺猬呢?因为知识领域深且窄的刺猬,容易遭遇盲纬。就是说,我们日常看待世界因为知识结构的欠缺容易有盲点,盲维更可怕,我们会失去一种认识世界的维度,如同二维世界的居民看不懂三维世界的科技文明。比如在研究城市房价变动时,大多数的人只看到政府调控的行动,往往忽视了市场供需与大城市虹吸效应。
我们再进一步说学会做一只博学的狐狸,具体该怎么做。庞德斯通提供了三种方法:
第一,我们要找寻到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尽可能的让它多样化,而非选择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来单独推送信息的软件如“今日头条”。开眼界,让自己的知识边界不断扩展。
第二,在打开自己知识边界的同时,我们需要适度的深度学习一些特定领域,广博的知识搭配适度的深知识。
第三,对以上的知识来源,保持有意识的批判思维。不盲从,不轻信。
书的最后作者如此说:广义的终身教育不仅仅是实现财富与健康的途径......它还带来了一份意义常被低估的礼物,那就是谦卑。因为只有知识广博的人才明白自己究竟欠缺哪些知识。
有一样东西,你没法上谷歌搜索,那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应该搜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