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一场雨吗?艾青笔下的诗如丝丝细雨浸润了祖国大地,唤醒了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爱国情怀……
土地,河流,风,黎明——是艾青笔下永恒的主题。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将自己与这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直到生命的最后,小小的胸腔仍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
读着《北方》,仿佛已经置身于苍茫的北地,厚重黄土地给我带来的一种浓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无垠的荒漠上,望着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上坡,河岸,颓垣等都在呻吟,感叹着这个时代的悲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的无奈,那种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悲痛和对光明的热切和渴望。作者的笔尖带我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见到了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奄奄一息的民众,也让我看见了他的浓郁的爱国情,尽管这片北地上到处都是抱怨与痛苦,可是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五千年的时间的历练给我们留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仅有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有他们那无私的博大的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啊,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虽然只是简短的文字,可却也深深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为我所爱,因为它承载的是中国千万民众的信念,承载着远方的,未知的,却一定会出现的曙光。
那些诗不仅富有深情,还风格独特。从诗歌的风格上,可以看出艾青先生在解放前激昂、奔放、进取,反对黑暗歌颂光明;建国后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
在“五四”战斗之前,那些象征物处处体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的讽刺以及对黎明和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而在建国后艾青的诗还在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字里行间,艾青都仿佛在说:我不想做一个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随波逐流,还抱怨生活没有给我机会的人;我不想做一个畏首畏尾,还渴望成功的人……
正是因为这样,这本跨越时间长河的经典给我带来最初的感动和肃穆的仪式感,让我体悟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希望全在我们少年的身上。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