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读书?浏览、精读、研读如何区分,读后感或读书笔记需要针对那些书才必须做?想读的书太多,速度却跟不上。一个是底子薄,想看的书发现缺乏足够的知识架构支撑,一个是兴趣广泛,多样的书都想看,缺乏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和兴趣点。如何解决?是继续读书以期不久的将来能够得以了悟,还是请教高人?或者先定下一个兴趣方向,似乎都不可立时解决当前的问题。
一本《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了一个月,固然是因为译本终究需要消化了解,更重要还是自己的知识积淀不够,需要不断补课才能继续阅读。最近主攻《朱熹的历史世界》,更是进展缓慢,如果书中涉及的有关典籍都去看看,估计10年也不够,方向不够明确也是重要原因,历史浩如烟海,能了解的毕竟有限,况且我也并不想只是泛泛了解,还是希望能够深入,有所心得。有方向才能有选择的去读典籍,要有选择的积淀,毕竟不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精力有热情去泼洒。我这个年纪读书即使没有任何功利的想法,太随心也不好,费心巴力的读了,转眼脑袋里还是空空,岂不伤心!
零星的时间也读一些轻松的书,比如《万万没想到》、《观念的水位》,小说《无尽藏》等等,总结近年读书似乎更加侧重各类观点的了解,有些初步,有些有兴趣深入,或者再读一些,能够找到出路?不过这样读书的话,真的是泡在图书馆会比较合适,以我今天在办公室忙里偷闲的读几本真的不管用,可有什么办法呢?
想不出来就且先读着,记着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