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简单写了一个,之所以再写这个,是因为这几天觉得这本书很好,而网上的书摘多,读后感少,太少。人的记忆很不可靠,时间长了,很容易忘记了。因此,读完了这本书,应该把感想记下来,一来给喜欢读这本书的人一个概要,二来对书的理解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不同阶段,理解、感想和收获便不同。
一、故事简述
七十年代的阿富汗,生于六十年代一个商人家庭的阿米尔和他家仆人哈桑过着快乐、有趣、丰富的童年生活。阿米尔与父亲一直是若即若离,苦于得不到父亲更深刻的认同和爱。风筝比赛是当地的重大活动,也是阿米尔和哈桑的最大爱好。谁把其他的风筝用线隔断,最后的便是获胜者,谁追到最后掉下来的风筝,那个战利品就归谁所有,追到掉下来的风筝事件令人羡慕的事。哈桑便是追风筝的高手,他能够准确地判断风筝掉下来的地点,并用留有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瘸腿飞快地追到风筝。
在一次隆重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获得了第一名,哈桑则追到了风筝。阿米尔追到去追风筝的哈桑时,目睹了哈桑被三个混混性侵的一幕,阿米尔由于懦弱而没有敢于站出来,任凭混混们侮辱哈桑,这也成了阿米尔以后岁月中的阴影,伴随半生。阿米尔则因为风筝获胜而得到了父亲的认同。不堪心理压力的阿米尔想办法让哈桑父子离开了他家,以此来逃避自责。
苏联入侵了阿富汗,战乱开始了。八十年代初,阿米尔和他的父亲想办法辗转通过巴基斯坦来到了美国,成了难民,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哈桑。到美国上学、做生意,结婚,父亲生病、去世,日子也就慢慢过去了。阿米尔也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不算富有,但还算小康。奔四的阿米尔除了对哈桑的怀念和对自己的深深自责外,再无交集。
阿富汗的战乱断断续续一直持续,民不聊生。有一天,阿米尔收到了家想的消息,是父亲的合作伙伴,自己最尊敬的朋友汗的来信打破了几十年的沉默。遵照汗的请求,阿米尔远赴巴基斯坦看望将近人生终点的汗。从汗的嘴里得知,哈桑这些年的生活凄凉暗淡,已经离世的哈桑还有一个在孤儿院的儿子,而哈桑和阿米尔还是同父兄弟。在颠覆了阿米尔的认知的同时,是对哈桑的自责与亏欠促使阿米尔冒险深入塔利班控制阿富汗遵照哈桑的儿子撒哈比。
重回家乡,目睹了塔利班利用伊斯兰教法随意残酷杀人,目睹了满目疮痍的家乡的阿米尔深入虎穴,才发现控制着撒哈比的是当年性侵哈桑的阿赛夫,再与阿赛夫一场决战,差点被阿赛夫打死的阿米尔被和他父亲一样有着精准弹弓技能的撒哈比救了,逃出了阿富汗,九死一生。
在巴基斯坦经历了疗伤,办理签证和撒哈比的自杀等跌宕起伏的人性较量。阿米尔顺利将撒哈比带到了美国收养,算是补偿了对哈桑的亏欠和终身的自责。
在撒哈比到美国生活后,从不适应和孤独到看着风筝兴奋得说话了,故事便结束了。
二、读书感想
(一)这本书好就好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丰富的心里描写,通过“我”的经历,仿佛读者身临其境,讲宗教隔离的阿富汗阶层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阿富汗战争场面写得清晰壮观,犹如人间地狱,群龙无首的国家便成了罪恶的天堂,人性是经受不了考验的。
(二)什么时候都会有纯朴的人民。即使在罪恶的阿富汗,也有一诺千金的底层人民保持正义和善良,是很了不起的。
(三)作者对宗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但点到为止。人民的贫穷愚昧一方面来自宗教,一方面缺无法避免。撒哈比在用弹弓打伤阿赛夫的眼镜后他们俩死里逃生,可是在医院,撒哈比却总是在担心他打人了是做错了事,真主不会原谅他。追随父亲,不按宗教要求行事的阿米尔,在撒哈比自杀抢救的时候也开始跪地不起,开始进行宗教礼仪。底层人民,面对苦难,也许唯有寄托宗教吧?
(四)对爱情的态度是本书一个亮点,那就是责任。阿米尔和萨莉亚得交往中,萨莉亚对自己以前感情的坦白,和阿米尔的深思熟虑,都是责任第一,在他们那种宗教浓烈的成长环境下,能够抛开世俗,听从内心,着实不易,尤其是阿米尔的父亲对其子婚姻的态度,难能可贵。
(五)爱国情怀也是本书一个方面,通过阿米尔父亲对苏联的厌恶表现出来,无论如何,国家是祖国好。这点上,海外侨胞,知识分子都值得学习,出国不忘祖国,创作宣传更不能忘记爱国思想。
三、精彩句子
(一)If your father is hard to you, he was being hardest to himself.
其他的句子写不全,翻书一个个补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