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窗,懒懒的洒在书桌上,也洒在散发着缕缕墨香的报纸上。看着教室里的孩子欢快的读着《小学生学习报》,不经意间思绪就跑了老远老远……
小时候,我们学校又小又偏僻,那个时候老师想让我们一人拥有一本作文书,最先想到的办法,不是买而是抄。记得和小伙们约定好,今天那本原始的孤本,谁可以带回家,晚上又必须抄多少页,明天又书落谁家,而几天内必须要抄完,然后把书如期归还给老师。所以等我长大读到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就特别感同身受。可那是的我们不能算是家贫,只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太过单一。很多时候,找寻合适的书,买到自己手中都特别的难。
后来,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可爱的学校就没有了,然后就和其他几所小学合并到了稍微大一点的学校。也就是在那个学校,我才知道原来美术课会学素描,会画水彩;也是在那个学校我才知道原来音乐课老师会教我们认识音符;同样是在那个学校我才真正拥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报纸——《小学生学习报》。虽然时隔多少年,我依然记得第一次拥有报纸的雀跃不已,欣喜若狂。记得翻开有着墨香的报纸,小心翼翼的阅读着上面的每一篇文章,怕读的太快一不小心就读完了,怕读的太粗一不小心漏掉一个精彩的片段,一个优美的词语。我清晰的记得,每一篇文章我翻来覆去的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份报纸哪怕是中间的缝隙处我都没有放过。也正是因为这份细心,我发现了报纸中间在那并不显眼的地方写着投稿方式。记得我兴奋的告诉妈妈时,她认真的鼓励我把自己觉得写的好的仔细誊写,然后装信封投稿。记得第一次投稿时跑到十几里的乡镇把那封承载着我小小梦想的信封投入大大的绿色信箱里。
读着读着,我就长大了,从小学到初中,然后高中。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所就读的学校也越来越大,离家也越来越远,我能读的报纸也越来越多。从《小学生学习报》到《中学生语文报》《中学生阅读》等等,可喜的是,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你们一直都在。看我长大,看我走出这个小小的村庄,进入大城市追逐儿时的梦想。
大学我选择的是师范专业的汉语言文学,我想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做着一个关于文字文学的梦。而这颗种子是你赠予我的。同样我也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这个职业,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阅读,可以和心对话,可以倾听花开的声音。
顺利的大学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期间我面对学生的调皮曾经焦躁不安,面对难缠蛮横的家长曾一度崩溃,面对课堂的动乱更是不知所措……当我感觉迷茫失落时,同事递给了我一份《教育时报》。翻开报纸,仍旧是熟悉的墨香,可报上的内容却再一次深深吸引了我。一个个精彩的教育案例,一个个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深刻剖析,还有那一篇篇发现孩子真善美的散文,实在让我汗颜。
是的,大学毕业,工作后,我似乎总是很忙,忙着备课,忙着改作业,忙着上课。忙碌的我,似乎很久都没有停下来,好好反思自己,更没有静下心来阅读过专业的书籍,提升自己的素养。总觉得自己堂堂师范专业本科生,难道还教不好几十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吗?可是我忘记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忘记了想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源源不断的清泉这件事。
我很庆幸,当我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上帝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教育时报》!在这里我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怀着虔诚的心学习着那些我所不知道的知识,也期盼着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老师。我会用所学到的知识去组织课堂,我也会用报中提到的方法和孩子们共读共同成长,我也会对照教学中的问题,去在报中寻找答案。阅读《教育时报》六年了,猛然间我发现,在课堂上我开始变的从容不迫,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我也可以及时应对,甚至我还在学期末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你。
在《追风筝的人》中,哈桑曾经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今天我也想说:读你,万万千千遍!从黄齿小儿到豆蔻年华再到为人师表,我是读你长大的,而如今我也愿意一直挽着你的手,由你陪我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