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主题来自得到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
我们开始本周的问答时间了,今天的分享是上半部分。昨天我在留言区里,看到有位同学给我留言,他说薛老师的课程轻松自然,容易接受,一听就懂,但是一到思考题的部分,就被难住了,一下子拿不准答案了。我觉得这就对了,学习过程就是这样。我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有很多同学,如果仅仅买市面上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来看的话,一页一页翻过去,波澜不惊,但是重要的知识点,其实都没有在脑子里留下印记。
经济学原理光听懂了还远远不够,你得反复思考反复用,最后才会逐渐成为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
边际概念才能指导未来的行动
这个礼拜我们开始讲需求定律,首先介绍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里非常基础的概念,那就是边际。我们永远要顶住边际,边际就是新增的新增,跟盯住边际相对的,那是盯住平均量和总量。平均值和总量,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关心的是边际。
我口袋里面还有一块钱,这一块钱是拿来买水,还是拿来买钻石呢?我们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不是根据我们已经喝了多少水,水的总量;我们家里有多少钻石,钻石的总量。过去已经花了多少钱在钻石上不重要,总量、平均量不重要。我们关注的事,现在手上的这一块钱,到底应该继续用来买水,还是再买一点钻石。
我们关心的,是对未来行动的指导,而只有边际的概念,才能指导我们对未来的行动。平均的概念、总量的概念,对指导未来的行动没有帮助。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喜欢讨论人性善恶
很多哲学家、社会学家喜欢讨论一个问题,人本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经济学家不关心这个问题。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讨论的其实是平均值和总量的概念。
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如果条件变化,人的行为会朝着哪个方向变化。一个人原来是多么善良或者多么不善良,这一点我们不关心,这是过去的总量或者平均量。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如果条件变化,如果这个人饿了两三天,他人性不善良的一方面,会不会多暴露出来一点呢?如果社会对良好行为的赞许和奖励增加了,那么他人性当中善的一面,又会不会多表现出来一点呢?经济学家关心这样的问题。
人情究竟淡薄还是不淡薄?经济学家不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关心的事,如果时间成本高一点,那么人情是不是就会淡薄一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数会不会就简化一点?
你在一个很少见到陌生人的乡村里问路,和你在大城市的地铁站里面问路,别人对你饿耐心程度有没有区别?这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平均和总量并不重要,而应该盯住边际的意义。
边际平衡: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我们先讲了边际的概念,在边际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有边际平衡的概念,也就是我们手上拿着有限的资源,把它投到哪一种用途上面去,从事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哪一种活动带给我们的边际收益更大。
我们要追求的,是我们手上的有限的资源,在每一种不同的资源或者每一种不同的活动上面,带给我们的边际收入要均衡。我们口袋里的每一块钱,都是我们拥有的资源,它能用在不同的用途上,各种不同的用途能给我们带来收益,那么到底这块钱应该用在在哪呢?我们首先把它用在给我们回报最高的那种用途上面去。我们点菜的时候,点一个菜不够我们点两个,两个不够我们点三个当然这时这顿饭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就一点一点下降了。下降到某个程度,我们聚德再多一盘菜给我们的收益,就比不上我们付出的这一块钱,那么我们就停止点菜了。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概念。
所以我们一般说,每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我们获得的总效用是最高的。
自助餐为什么流行
但你要注意,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例外,较真地说,我们吃的自助餐,那就是一个边际收益应该等于边际成本的反面案例。
你看自助餐跟点菜不一样:点菜是多吃一份多给一份钱,自助餐是你给完钱以后,再怎么吃都不用付钱的。这时候,你吃自助餐的呼声,就不会在你认为不值得再多花一份钱的时候停下来,因为你不需要再花钱了。这时候你会一直吃,吃到你完全不想再吃的时候才停下来。这是两个不同的点。前面的那个点是比较早的,你觉得不值得再花一份钱来吃的时候,那是一个早一点的时间点;而如果你不需要为多吃而付任何代价的话,你就会一直吃,直到多吃一口你自己得到的效用是负的、是痛苦那一点为止,那就是一个晚一点的时间点。
所以,“从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的概念来看,自助餐这种形式对社会资料来说是一种浪费。那我们怎么解释自助餐这种形式,在世界上还那么流行呢?这时候,我们得吧其他的一些因素考虑在内,比方说点菜缺乏灵活性,比方说餐厅要监督顾客到底吃了几口,监督成本也太大了。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自助餐的安排也是合理的。
音乐是否好听有没有客观标准
这个礼拜我们还讨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个人主义的主观价值论”。我们说所有关于价值的评判,都是由个人主观作出的,但是他们的评判是可以观察到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前两天我也全程看了罗振宇和罗永浩的《长谈》,当中他们讲到,手机到底好不好看其实有客观的标准。我非常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人的品味最后是有生理基础的。
比方说,我对白色的日光灯就很敏感,觉得这惨白的灯光简直不可以忍受。但这是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呢?你去看看好的酒店,五星级的酒店,你找不到一盏发出这种惨白光线的灯,它的灯光都是黄色的、温暖的。同样我也觉得,音乐好不好听,其实也有客观的标准的。虽然音乐风格、音乐形式多种多样,每一位作曲家其实都是兼任创作者和鉴赏者的。他一方面又创作的能力,能够想象出很多的旋律;但他们同样也是鉴赏者,对自己创作出来的东西进行评判。
这两种能力,有些人都很强,有些人一个强一个弱。但是没有例外,他们都是很好的鉴赏者。比方说,莫扎特就两者都很强,他写出来的就是好听的,但贝多芬、勃拉姆斯他们可能不能一下子就把好听的音乐写出了,但是写来写去,最后他们根据他们的评判,能够发表的都是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