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对于爱读书的国人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回台湾。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
蒋勋先生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蒋勋传播美的文字,有一种能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无需斜阳照身,无需茶香萦绕,只要捧一本蒋勋的书,展卷,细读,便仿如听一位博学的长者面对面和蔼可亲娓娓道来,即会有一缕温暖萦绕在心。
《品味四讲》即是一本这样给人温暖感觉的书。
《品味四讲》原名《天地有大美》,是蒋勋在台湾为新竹科技人设立的电台“IC之音”主持一档“美的沉思”节目时谈生活美学的部分整理编辑而成。
蒋勋深知科技人职场压力之大,生活之辛苦,竞争之激烈,他想通过谈生活美学为他们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帮助他们在血淋淋的职场厮杀之余找到人生的意义。
在《品味四讲》中,蒋勋并未讲太高深的理论,也未做过多的旁征博引,而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谈起,从看似微不足道的“食、衣、住、行”,谈再平凡不过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读者分享自己从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感受到的美,探索美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与延伸。
在序言中,作者从庄子《疱丁解牛》的故事讲起,论证“游刃有余”是生命有了挥洒的自由,是自己的身体感觉到了空间的自由,是使自己从许多牵绊与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到纯粹的自我,由此,作者得出结论:
“游刃有余”正是美的最纯粹经验。
因而,作者认为:
我们感觉不到美,做事就绑手绑脚。我们一旦感觉到美,做任何事,都可以游刃有余。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有了心灵的空间,才能有容纳他人的空间,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美,才能把美与众人分享。
在《品味四讲》中,蒋勋首次提出“生活美学”的概念。
蒋勋讲到,关于美的定义,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谈论,也可以从艺术史的角度切入,但他认为还可以有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就是从“生活”切入。
我们现在可能常有这样的疑问:社会已经相当富有,艺术活动频繁,但是,我们的生活品质为什么没有相对地提高?
蒋勋认为大家可以一起来建立一个梦想:我们是不是能够把“美”放到现实生活当中来?
他举了一个随处可见的实例:铁窗。家家户户习惯安装铁窗,既难看,又把整个房子像监牢一样笼罩起来,毫无景观可言。
蒋勋认为,如果给自己一个窗口,其实是给自己一个悠闲的可能,有一个空间可以眺望,感觉生命与大自然的对话。
蒋勋自己的住处,是一定要开有可以看见风景的窗子的。
蒋勋直言,在生活美学里要强调的美,并不只是匆忙地去赶艺术的集会,而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人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的滋味,这才是生活美学。
蒋勋从这样的基准点去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面的角色,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凡又琐碎的细节,跟读者分享自己对生活美的感悟,从食、衣、住、行四个方面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在小吃里发现信仰;感受服装的体温;如何营造一个家;怎样将急躁、焦虑和抑郁的心情转化成缓慢的生活节奏;如何从生活细节中找到快乐,享受悠闲的文化……
全书据此分为四讲,分别为《食之美》、《衣之美》、《住之美》、《行之美》。引领读者从朴素、健康的物质层面,体会品质的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风格。让读者在享受孤独与体悟生活后,找到自己独特的品味,从美中获得情感与力量。
蒋勋在书中强调自己写作此书的初衷为:
我们希望在生活美学里,“美”不再虚无缥缈,不再只是学者专家口中的一些理论,我们希望“美”能够踏踏实实地在我们的生活里体现出来。
正因如此,这些貌似琐碎的生活细节,便具有了感动人的美的力量。
也因如此吧,蒋勋为书命名时,没有使用形而上的“品位”一词,而是选用更具生活动感的“品味”。中国自古说品味,西方也有“Taste”一字,都说明“美”还是要回到“怎么吃”“怎么穿”“怎么住”“怎么行”的基本问题。
读罢全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生活美学最后的结语,作者所强调的:
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忙”这个汉字:一边是心,一边是死亡。当心死亡的时候,就是在忙碌的状态!可是,忙,是心情的一种感觉,我们可以练习在任何速度加快的状态里,都不要让自己觉得忙碌。所以我也才会强调应该一只脚踩着油门,另外一只脚永远准备刹车,这样你才会有一个平衡,你才有停下来爱生命、欣赏生命的可能。
有学者指出,蒋勋的审美趣味是走在读者之前,直到有一天我们社会反璞归真,他的作品就会受到重视。
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也希望大家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也能从容生活,从容审美,拥有自己心灵的空间。
不要“忙”,不要让心死亡。
诚如蒋勋所言: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有了心灵的空间,才能有容纳他人的空间;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了美,才能把美与众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