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关于管教的文章数数都写了七八篇了,算是简单搭了个框架。今天的话题换个风格,谈谈育儿态度,算是有感而发,却也是在育儿之“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与国内的朋友讨论婚姻问题,会得到一个普遍的反应:“我们解决矛盾哪有那么多事,你这和老公的矛盾解决起来也太费劲了吧~”
费的什么事呢?我与老公每一次冲突,都需要双方尽量理性地摆事实、讲道理。这都是因为我们来自两个文化宗教习俗完全不同的地方,没有约定俗成的共识来帮助我们解决矛盾。如果想找到共赢方案,只有达到“人类大同”的层面,才有可能沟通解决。
七年婚姻将我锻炼出了一身本事,这种对于文化、观念、思维模式甚至是潜意识进行反思和解构的能力,在育儿方面却也意想不到地帮了我很大的忙。
帮的这个大忙就是,通过不断剥离自己看世界的层层“滤镜”,让我有能力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身体感受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受到我们的文化、父母的观念体系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我们不经思考和选择,自动继承下来的一系列既成观点,决定了我们在出现自我反思能力之前,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世界是个很有意思的存在,“你看到的是你所相信的”(You see what you believe)。我们继承的观点体系,可以被形象地比喻成隔在我们与真实世界之间的“滤镜”。每个人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时,自认为看到的真相,其实是经过了层层“滤镜”,被自己的观念加工甚至扭曲过的观念里的世界,并非是真实的世界。
如果父母对于自己无意识继承下来的观念没有进行过反思和重新解构,意识不到自己相信的未必是真实的,这套观念很可能会原封不动地传递给下一代。
下一代的孩子自动接收父母的“滤镜”,对他们身处的世界无法形成基于自身感受和自我价值体系的判断。相反地,他们的头脑中会慢慢出现“那些声音”。
我们都知道“那些声音”,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一个需要做出选择的局面时,头脑里经常会出现两个或以上纠结的想法,有时相互之间还会“打架”。这些声音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被植入的,只存在我们的头脑中,却无法与内心的感受产生联结。
这些声音都是怎么产生的呢?
让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几个场景(这里对于孩子随意评价的行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讨论的都是家长的无意识行为):
场景一“妈妈说我会冷”
我所在的当地,育儿传统总是特别担心孩子磕着碰着、着凉生病之类(再说一遍,土耳其和中国真的是一样一样的啊~)。孩子冬天要穿很厚重的衣服,免疫系统得不到锻炼,身体素质和活力方面与欧洲小朋友群体相比有很明显的差距。
班上有一个小女孩,常常生病,于是就算已经是十几度的暖春天气,她也要围巾帽子手套厚外套捂得严严实实。我问她,你不热么?如果不觉得冷就不需要穿这么多。她总是底气十足地拒绝我的建议,“我妈妈说我冷,如果不穿多会生病。”
看来,自己感觉冷不冷不重要,妈妈说我冷,我就冷。家长的观念可以让孩子放弃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世界。
场景二“今天在学校里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呢?”
另外一个在学校总是玩很开心的小朋友,她的妈妈却会跟我们抱怨,她的女儿在家里说在学校里不开心,跟小朋友不愉快,对于某某老师很是畏惧等等。我带了这个小朋友两年,眼见着她的性格越来越活泼外向,与刚入学胆小畏缩的状态大相径庭,怎么会跟妈妈有那样的反馈呢?
结果有一次偶尔听到妈妈与女儿刚见面时的谈话,让我非常惊讶。妈妈径直问女儿“今天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有没有让你不开心的人?”女儿努力思索,把一天里受挫的事情回忆了个遍。
我们关注得越多的地方,得到的就会越多。Whatever we focus on, we get more of. - <Conscious Discipline>
这个小女孩正在慢慢无意识地形成与妈妈一样的思维模式,继承妈妈关注消极体验、焦虑的“滤镜”,影响其通过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的能力。
场景三“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对的”
我们最常使用的价值判断词语就是“好”或者“不好”,“对”或者“不对”,而这些评价基本上都是基于我们主观的感受以及没有经过反思的价值观,并不是客观的事实。
也许有的人要说,那我还不能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品质了么?当然应该,但是我们又怎么能保证我们自己的道德观念就一定是合理的呢?我们的价值判断其实是成人看世界的“滤镜”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就算假设我们的道德体系是真理,完全经得起推敲,但在幼小的孩子心中建立是非对错的观念,其实就是在培养他们早早形成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世界是分裂的,黑白是分明的,“对”和“错”,“好”与“坏”之间是无法整合的。
对于从小就培养孩子是非对错的观念,或者是经常在孩子面前讨论是非对错的做法,之后还会再详细写一篇,这是很多父母都很自然会做的事情,却往往不了解这样做对于孩子人生的长远影响。
未经思考就继承的价值观,以及对很多事物都要进行价值评判的思维模式,可以说是最顽固的“滤镜”之一。因为它组成了很大一部分成人的自我,是需要努力去维护的对象。
场景四“你的妈妈不愿意帮助你”
这个场景有点难得见,我就又只好拿莎爸举例了。
成人体现自己的观点体系最明显也最主观化是什么时候?
当然就是成人自己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成长最为困难的地方之一就是对儿时冲突产生的情绪郁结进行疏导,大多数人都没有有意识地去处理这些郁结的能力。于是当冲突重现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无意识地用儿时的处理方式,更确切地说是从我们的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处理方式。
莎爸平时在孩子面前说话都还比较注意,但是在冲突出现情绪产生之后,他的自我防御心理机制会让他说出一些带有情绪色彩的主观评价。而莎莎又是个不断挑战成人底线的孩子,导致我们经常由于对莎莎的管教理念不一致产生冲突。
例如一起出去玩的时候莎莎有时候会希望带这个玩具那个玩具,跟她说过带多了会很麻烦,带了就要都自己拿着,自己好好考虑可以带多少,莎莎总是满口答应然后就反悔,带出去就不愿意自己拿。
我在这一点上很“无情”,那就留在外面好了,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下次需要更实际的计划。这样即使莎莎叽叽歪歪,但还是自己的一件玩具都不愿意丢。
莎爸在就不一样了,总是要帮女儿拿,有时候看到我没有要帮忙的意思,就开始质疑我做母亲的责任感,怎么可以让孩子这么辛苦。莎莎问他我们在争什么,莎爸就会将自己的评价,甚至并不客观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转递给女儿。这时的莎莎原本就在抱怨,这下立刻将爸爸的话全盘接收,视爸爸为坚定的后盾。
成人的情绪非常容易“传染”给孩子,如果成人在孩子面前没有觉知情绪控制情绪的意识,孩子会很快受到影响。这时的“滤镜”,在我看来是最主观,也是最容易扭曲孩子看世界的屏障之一。
当孩子问我们“刚刚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我们应可能地尽量避免加入自我感受和判断,最大程度争取事实还原。
注意不让自己的既有观念影响孩子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育儿态度,可以省去他/她将来自己处理和重新解构这些无意识继承下来的观念的很多精力。
也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孩子长大后需要去处理这些既有观念,可不可以不处理?
也可以,倒推几十年,也没有人有能力处理,心理学还是属于新兴学科范围的吧。只是我们自己已经发现,没有对于世界的真实体验和系统的思考,做人生重要的选择的时候,只能听到头脑里的杂音,却已经听不到来自内心的声音了。
另外每个人对自己人生方向的选择,以及可能会遇到的人生际遇也决定了处理的是否必要。像我这样“胆大包天”地把自己置于身在异国的异国婚姻中,就必须要掌握对于自己的旧有观念体系进行解构,甚至要把童年创伤也翻出来一并处理的能力了^^b
剥离“滤镜”只能是一生的奋斗目标,像真理一样,只能无限接近,却不可触及。所以我们在自己努力成长的同时,还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教会我们的孩子问“为什么”。他们只有养成不断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结论进行挑战的习惯,才能在得不到合理解释的时候仍保有心中的疑惑,不匆忙下结论,坚持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弄清事实真相。
最后记录一段我与莎莎的谈话。
在一次与我妈妈的一场激烈的争执之后,我很是沮丧,莎莎目睹了我们的冲突,问我发生了什么。我试图冷静了很久,也在思考要怎么跟她解释。最后我们进行了这样的一场谈话:
“莎莎,对你刚刚看到发生的事情你有什么想问的么?”
“没有。就是阿婆一开始说她很难过,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知道了。”
停了一会儿,她又说:
“你们为什么要吵架呢?”
“这个原因很复杂莎莎。大人的矛盾不是说句对不起或者学一个新的社交方式就能解决的,特别是父母和子女之间。阿婆与我之间由于我们的不同点产生的冲突,从我小的时候到长大之后,始终是相似的。”
接着我又简单解释了我和外婆之间的界限之争。莎莎听了半天,很认真地建议:
“那么妈妈,如果阿婆下次再这样做,你就跟她说stop,不要再说了”
“但是我说了停下来阿婆从来都不停怎么办?”
“那你就尖叫。”
“我小时候一直尖叫的,都没有用,阿婆还是会说。”
“那你就走开。然后下次找个机会再跟她说,先说一点点。如果她还是不听,那就再等一等再跟她说。”
我好奇了,非常诚恳地从女儿那里讨意见:
“如果阿婆就是不听呢?我从小到大,什么方法都用过了。”
“那我们就要让神帮忙了。只有神能解决这个问题。”
“要怎么找神帮忙?”
“你就这样想,神啊,拜托你改变阿婆的心。”
天哪!这真的是我自己想也想不出来的一套思路和判断,但却说得一点都没有错,尤其是最后关于对神的求助,我是无论如何想不出来的(而我们至今并没有对她进行特别的有关信仰的家庭教育)。
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同时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女儿客观而认真地依据事实进行思考,最终得出了即使是成人也难以得出的结论。我们需要尊重儿童天然与精神相连的智慧,为这份智慧创造生发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用我们成人的自以为是,充塞孩子们的头脑。
这份育儿 态度,值得我们每个成人认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