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不结婚可不可以这句话,我从来不敢告诉我的母亲,虽然我对婚姻有所恐惧,但是现在还不至于由于问了这句话而把自己逼上绝路,我是担心问了她之后,她若是相信了,后果会不堪设想。
我对婚姻的恐惧是从毕业后开始的,社会上开始大肆地传播婚姻奢侈的事。没有多少钱不能结婚,要先结婚必须先拿钱,其他的也是拿钱了之后再说。
“没有钱,你不能娶我女儿!”,这一句我是从别处听来的,虽然不是说给我听,但离说给我听又差不了多少。
我们那里叫八斤八两或者是万紫千红一片绿,八斤八两意思是把百元钞票放在一起,称够八斤八两,而万紫千红一片绿则是万张一百元中再放一堆五十元的。这是属于男女刚见面时的礼金,见面以后没多久,结婚又有结婚的钱,外带各种铺张浪费。
有一段时间,我常思起这事来,心里暗想,不如自己打一辈子光棍算了。父母能察觉我的想法,便问我:“不结婚怎么能行,像你这么大的,人家娃都抱两个了。”
母亲一说这种话,我对婚姻的恐惧就更深了,父母盼孙子,我就成了传宗接代的工具。那种恐惧便一直跟着我,是来自骨子里,来自血肉,掰不开,也支不出来。
2.
以前回家时,一见父母,父母必问我结婚的事,不能回答,又不能不回答,我只好附和道:“快了,快了。”
父亲端着茶,看我一眼,幽幽地叹着气说:“别人都结婚了,就差你了。”
我细细回想,村子里像我这种年龄的的确就剩我了。不过,我一直都感觉这事什么都不能怪,从早些时候说起,村子里的孩子大部分到了15岁左右的年龄便不再上学,不上学干嘛?带着女娃往家里领,这一领不要紧,安全措施做不好,小娃自然就瓜熟蒂落。
到现在,我家里那边的人,15生娃是常事,20岁便是晚婚,像我这种一超过20岁的,简直叫老婚。
父母有许多办法“吓唬”我,要我早结婚。不过,他们是有理有据,我听的也是认真。
“现在女孩少了,你瞧瞧这十里八村的,有多少光棍,全是娶不到媳妇的。”
“你还想等到25再结婚?23?23也不行!你能等,人家姑娘可不能等。”
“你要是打光棍了,父母可咋整。”
我默默听着,不敢回话,如果回起话来,父母便又会举一堆例子,能让我无法正常面对我对婚姻的看法。
对待婚姻,我从来没有这么害怕过,让我想起了旧社会,父母操办一切,儿女不见自由。
3.
说到结婚的事来,不得不谈房子,如今房价如金子般贵,结婚哪有那么容易,一线城市的房炒到天价,是普通人一辈子工作也买不下来的。
父母之前告诉我说,大城市房子买不了,就回家来,几十万就能买一套,虽然没有大城市工作那么方便,怎么也是个家啊。
谈到家,谈到房子,如今父母年龄也大了,我又怎么舍得用他们的钱来为我结一次婚而把自己的半辈子积蓄给花光。
我告诉父母:“钱,我慢慢赚,房子,我慢慢买。”
母亲听后,用手握了握衣服:“婚,可不能慢慢的结。”
在北京,谈买房,在对我而言,全是虚幻的美丽泡沫,是一种无法触摸的东西。没有房子的爱,本来就是空中楼阁,维持不住。
连住的地都没有,如果只是租房,自己能忍受,又怎么舍得爱的人和自己一起受苦。
房子拯救一个人的时候,是天堂,它不能拯救一个人的时候,是墓碑。
4.
和我在一起的朋友,目前和我一样,都在北京奋斗着,以前谈到理想,是赚多少钱,成为马云马化腾等等。现在再说起来,便是能够赚够钱结婚,养家糊口,父母老的时候,能孝敬父母便好。
我们不顾一切的热血和理想,有时候竟然都不能够结一个婚,看起来是那么可笑。
每次走在北京这座大城市里,我是显得那么渺小,所有的繁华都不属于我,连夜里的霓虹灯闪烁的时候,我都会以为是它是在嘲笑我。
有时候好想睡在这座城市里,永远不要醒来,也永远不要让我回到现实中。
母亲最近一直有给我打电话,问我:“有没有考虑好什么时候结婚啊?”
我担惊受怕,不知怎么回答,又不能不答:“妈,我想想,我现在还没决定好呢。”
“对了,前两天我给你找人算了,今年结婚正好,明年不适合结婚的,那人还说了,你今年结婚有喜。”
“妈,好,今年结,回家过年的时候就结。”
妈听了,一阵欣慰,我也感到一阵解脱,长舒了一口气。
我看待结婚,如看待即将困进牢笼里的自己,没有房子和钱,冲动的婚姻能够幸福吗?
我拒绝现在结婚的理由是:我既然没有任何资本去给爱的人幸福,也无法去养家庭,我若结婚,是不负责任。
别人说:爱情,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你这个人。你不结婚,就是对你的父母不负责。
可是又有谁知道,我们对结婚的向往正被现实蚕食和打压,不再完整和美好。
希望每一个人都不会被婚姻胁迫,爱与被爱的人不再彼此等待,不再因为房子和钱而无法结婚、无法相守一生。